文章图片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 , 将近五亿年前就出现了 。 很多人以为珊瑚是植物 , 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 , 珊瑚是动物 , 是由无数微小的珊瑚虫聚集形成 。
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 , 它个头很小 , 往往只有几毫米 , 体态玲珑 , 色泽美丽 , 十分娇气 , 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的水域 , 且水质必须洁净、透明度高 , 阳光照射充足 , 退潮时不能长时间暴露在水面之上 , 只有满足这些苛刻条件 , 珊瑚虫才能繁茂生长 , 建造珊瑚礁 。
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 以0.1%的面积 , 供养了25%的海洋生物 。 它们还是自然界名副其实的“海岸卫士 , 消浪先锋” , 完整的珊瑚礁对波浪能量的削减能力达到97%以上 , 可有效抵抗台风灾害 。 此外 , 珊瑚虫是狭适应性的生物 , 对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 , 所以在评估环境污染方面身手不凡 。
也正是因为这份敏感 , 当海洋环境变化 , 比如海水温度上升 , 或者养分缺乏时 , 珊瑚虫和虫黄藻共生关系瓦解 ,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 失去虫黄藻的珊瑚虫就会死亡 , 珊瑚礁也因此呈现出枯骨般惨白的颜色 , 形成“白化” ,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也将锐减 。
珊瑚白化最早见于一九四零年代 , 并自一九八零年代起频频出现 。 不过 , 全球性珊瑚白化现象在二十年前才急剧增加;过去二十年间的大规模珊瑚白化现象 , 海水温度过高或过低、得到的阳光太多或太少、淡水注入导致海水盐度降低、海洋污染、海水透明度低、海水颗粒含量过多以及珊瑚的天敌棘冠海星爆发等 , 都会引起珊瑚白化病 。
【卫星|珊瑚竟也会一夜之间白了头】当海水温度升高引起珊瑚白化时 , 虫黄藻就会死亡或被珊瑚从体内排出 , 从而使珊瑚失去美丽的颜色 , 同时也失去重要的营养来源 。 此时 , 珊瑚只能自己捕获水流中的小型浮游生物来获取营养 , 而这点营养难以维持其长期生存 。 如果珊瑚不能在几周时间内重新获得共生的虫黄藻 , 就会彻底死亡 。
目前人为恢复的方式主要有:一是使原来已经白化的珊瑚重新获得虫黄藻而再获新生;二是在原珊瑚体上芽殖新的珊瑚;三是移居通过有性生殖获得的或在附近珊瑚礁中获得的珊瑚浮浪幼体 。
珊瑚礁的白化和人们的过度开发捕捞等行为 , 使珊瑚数量严重下降 。 目前 , 石珊瑚、角珊瑚、苍珊瑚和笙珊瑚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红珊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珊瑚的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 需要大家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
转载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网络 , 仅供读者参考 ,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们分享此文是出于传播更多资讯的目的 。如有侵权 , 请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谢谢!
推荐阅读
- 重大成就!我国首颗陆地探测卫星升空,印度人惊叹:真是不可思议
- 最亮的彗星身上发生了不寻常的事
- 屡次碰瓷中国空间站,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到底想干什么?
- 中国航天2022首次开门红,长二丁的成功发射,对全球贡献多大
- SpaceX破自己记录!拟2022年每周发一次火箭
- 发现新的外卫星候选者:它是真的吗?答案让人好奇
- 如何下载使用0.5米全国卫星影像?
- 6万卫星名额星链占4万,太空流氓马斯克,帮美国军方圈太空轨道
- 美人鱼是真实存在的吗?盘点这些目击事件
- 英国Space Power公司计划开发在轨激光能量传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