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好习惯,让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其学会做人 。为此,学校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
整体构建师生相长
学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动态发展系统,从规范制定到执行、监督和评价,学校坚持了整体和谐、主动参与、动态发展、成长为本和注重细节的原则与方法,使其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
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立足实际,先后制定了入校离校规范、走廊规范、课堂规范、礼仪规范、卫生规范、上操规范、升降旗规范和学习规范等八个方面的行为规范,并对内容进行分解,细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较强的若干条目,便于贯彻执行 。以学习规范为例,细化为准备规范、预习规范、课堂规范等十项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学校总体设计训练周期和步骤,每学期重点抓一个训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
学校在要求学生遵守规范前,学校管理者、教师都要带头遵守各自的规范,要做到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领导、教师先要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让学生沐浴在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做最好的自己 。
训练达成贵在坚持
训练是手段,养成是目的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日积月累地训练才能实现 。但训练不等于简单地、机械地重复,训练形式必须富有趣味性和导向性,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 。为此,学校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和方法 。同时,学校在训练中总体考虑训练的效果,科学设计训练方案,体现序列性和层次性,注重分解目标,细化训练要求 。
学校明确规定,每周的五次晨会,各班必须针对本班执行规范的薄弱点,至少安排一次训练内容;每月的四节班队会,安排一次行为规范教育训练课 。为了培养师生阅读习惯,学校规定每天早上进行二十分钟古诗文经典阅读,让师生感受中华文化语言的准确性、丰富性,欣赏诗句的韵律美、艺术美,激发师生爱读书;为了培养师生写字习惯,学校每天中午在古筝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进行十分钟的书法练习,重点培养学生练字兴趣和正确的写字姿势 。
反复、严格训练,其意义不在于养成一个良好习惯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增强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素质 。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必须通过学习、生活、工作的每一件事,通过集体生活,通过训练来逐步达成 。在长期的实践中,学生逐步学会识别并远离假、丑、恶,追求真、善、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成就最好的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