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惩的成语10个,带解释例句

惩一儆百chéngyījǐngbǎi成语解释:惩:惩罚;警:警戒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
成语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例句:兄弟今天定要惩一儆百,让众人当面看看,好叫他们有个怕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惩忿窒欲chéngfènzhì yù成语解释:惩:惩戒;忿:愤怒;窒:抑止;欲:嗜欲 。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
成语出处:《周易·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含惩的成语10个,带解释例句】例句:各宜警醒,惩忿窒欲,且休望超凡入道,也是保身安家的正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惩羹吹齑chénggēngchuījī成语解释: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 。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 。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
例句: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 。(宋·陆游《秋兴》诗)
除邪惩恶chúxiéchéngè成语解释:惩:处罚 。清除邪气,惩办坏人 。
例句:他爱看侠士小说,固此发了游侠狂,硬要到各处去除邪惩恶,碰了种种钉子 。(鲁迅《集个集·编校后记》)
劝善惩恶quànshànchéngè成语解释:劝:勉励;惩:责罚 。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
例句:其于劝善惩恶之意,片言只字之奇,或可取焉 。(明·赵弼《效颦集后序》)
小惩大诫xiǎochéngdàjiè成语解释:惩:惩罚;诫:警告,劝告 。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
例句:悖入非无悖出时,临歧知悔已嫌迟 。小惩大诫由来说,到底贪官不可为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一回)
惩前毖后chéngqiánbìhòu成语解释:惩:警戒;毖:谨慎 。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
例句:唐总理惩前毖后,实不欲再当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着头皮,出去商办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惩恶劝善chéngèquànshàn成语解释:惩:责罚;劝:勉励 。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四十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