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员工事迹材料|优秀检察官张章宝事迹材料( 二 )


张章宝办公桌的桌签上写着这样几句话:诱惑就在身边,危险就在眼前,陷阱就在脚下,犯罪就在瞬间,这是他时时提醒自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有一年,上访群众举报某乡干部孟某有贪污行为 。一天晚上,孟某来到他家里说:老张,我干到这个位子上不容易,事情不算太大你放我一马,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说完放下一个信封便出门走了 。等张章宝回过神来,孟某已消失在夜色里 。信封里装着2000元钱,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普通公务人员半年的工资收入 。第二天,张章宝将钱交到了院里并向领导做了汇报,最终孟某被依法查处 。
2005年春天,张章宝在双龙镇小王岱营村处理一起上访案件,一干就是三天,雨一下也是三天 。三天后,张章宝将村里的账目一一公开,将村民心里结下的疙瘩一个个解开
案子办完了,老张要走了,单位的电话一遍遍地催促着,还有案件等着他去处理 。可是小王岱营村的红泥路不争气,几天小雨让原本坑坑洼洼的路面更加泥泞,车辆根本出不去 。正在老张犯愁时,远处走来十几个穿着雨鞋、拿着绳索的农民,走近一看,原来是这次带头上访的村民 。
老张,知道你急着要出去,我们帮你把车子拉出去!没等老张拒绝,村民们便纷纷上前帮忙,拉的拉、推的推,滑倒了站起来接着推、接着拉两公里的路程,村民们硬是一刻没停,一口气将汽车推上了公路!
看着满身泥泞的村民,张章宝没说一句话,只是深深地弯下腰给乡亲们鞠了一躬

他是个好郎中,能把得准脉
曾经有一位乡领导开玩笑说,张章宝同志就像一个好郎中,办案时他号得准脉,下得对药,五味平衡,不温不火,抽丝剥茧,由表及里,药到病除,不再复发 。
有案不办是失职,有案不会办是无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优秀员工事迹材料|优秀检察官张章宝事迹材料】张章宝不是科班出身,并非生来就是处理上访问题的专家 。在从事检察工作的28年间,他不但自学了法律,还自学了财税知识和企业管理,不但善于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还掌握了大量做群众工作的方法 。无论是征地拆迁还是土地承包,无论是组织建设还是村务管理,他都能随口讲明,能将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民风民俗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 。
老张把办案当成了自己的乐趣 。他的同事这样说 。
搞农村信访工作,只有摸准了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老张这样讲 。
张章宝手里常握着一个小册子 。他说,这里有多年处理上访案件的经验积累,想药到病除,就要开出准确的药方,对号入座 。
打开张章宝的小册子,密密麻麻地写着10句话:土地常征用,补偿必占用,减少耕地起矛盾;村务不公开,村民不自治,财务混乱有问题还有在多年实践中提炼出的一听、二查、三辨三部曲,三以、四不、五字接访原则,五声、六心、七一样接访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