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日的成语165个,带解释例句(14)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青天白日qīngtiānbáirì成语解释:指大白天 。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
例句:其为汉复仇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 。(宋·朱熹《答魏元履书》)
一日千里yīrìqiānlǐ成语解释:原形容马跑得很快 。后比喻进展极快 。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
例句:由于负责干部的艰苦奋斗,业务更一日千里,异常发达,不到一年,全国分店已达五十余处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一日三秋yīrìsānqiū成语解释:三秋:三个季度 。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 。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 。形容思念殷切 。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干云蔽日gānyúnbìrì成语解释:干:冲;蔽:遮挡 。冲上云霄,挡住太阳 。形容树木高大 。
成语出处:《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
日不暇给rìbùxiájǐ成语解释:暇:空闲;给:足够 。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纪下》:“虽日不暇给,规摹宏远矣 。”
例句:谁知一个传十,十个传百,官幕两途拿轿子来接的渐渐有日不暇给之势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一日万里yīrìwànlǐ成语解释:比喻行动非常迅速 。
成语出处:唐·苏鄂《杜阳杂编》卷中:“且安天下用将帅,如造大舟以越沧海,其功则多,其成则大,一日万里,无所不屈 。”
日不移晷rìbùyíguǐ成语解释:比喻只一刹那,非常迅速 。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 。”
一日之长yīrìzhīzhǎng成语解释: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 。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日长一线rìchángyīxiàn成语解释: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
成语出处: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何人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 。”
移天易日yítiānyìrì成语解释:易:更换 。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
成语出处:《晋书·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
羿射九日yìshèjiǔrì成语解释: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 。
成语出处:汉·刘安《淮南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