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州外国语小学校|小学校科技教育实施方案
面向21世纪,我们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发展科学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学校教育来说,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有长足的发展,但对比先进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我们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根据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 。本着全面提高小学生科技素养及学校内涵发展的需求,为发展地方经济培养科技人才苗子,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
一、总体目标
小学科技教育:基于学校,整合社区、家庭等多方面课程资源,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以培养和训练小学生初步的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养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植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全面提高小学生科技能力的基础教育活动,为培养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科技基础 。
二、优化小学科技教育
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四个优化:
(1)观念的优化 。
A、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明确本体类学科不单单是科技知识的教育,还包括科学方法、态度、精神等的教育 。明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
B、要跳出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框架,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 。
C、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师生平等的关系 。
(2)内容的优化 。不能只信奉教科书,要适时有机地补充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发展状况,以丰富科技类学生的内容 。
(3)过程的优化 。
A、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本领 。要广泛应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增加科技信息量,让学生掌握捕获信息的方法和本领 。
B、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参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使学习过程变为参与――操作――感悟――内化――创新的过程 。
(4)评价的优化 。
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兴趣的激发、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的态度等因素 。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
三、形成小学科技教育学科渗透 。
实施科技教育的渠道很多,但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科技教育的主渠道 。我们将在现行的各类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全面的挖掘、开发,并把挖掘、开发出来的科技因素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 。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科技素质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较为完整的实施小学科技教育的学科体系 。
推荐阅读
- 毕淑敏散文|毕淑敏散文读后感
- 小学校园广播稿|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广播稿
- 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小学2014年秋季校务公开工作计划
- 2014年教师节|2014年教师节中小学校长致辞
- 毕业赠言|外国语学院毕业赠言
- 小学校长工作职责|一位小学校长工作体会
- 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小学2013年秋校务公开计划
- 小学校务公开制度|2013年秋季小学校务公开工作计划
- 小学校务公开制度|小学秋季校务公开工作计划
- 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小学秋季校园安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