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数的成语35个,带解释例句( 二 )


历历可数lìlìkěshǔ成语解释:历历:清楚 , 分明的样子 。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 , 沿河地名 , 历历可数 。”
例句:则用细草制为楼阁 , 大如橼 , 小如橘 , 约二十余座 , 每座梁栋榱题 , 历历可数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
数一数二shǔyīshǔèr成语解释:不算第一也算第二 。形容突出 。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这门亲原是老亲 , 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 , 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 。”
例句: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 。
恒河沙数hénghéshāshù成语解释: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 , 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
成语出处:《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 , 以用布施 。”
例句:吾愿恒河沙数仙人 , 并遣娇女 , 婚嫁人间 , 则贫穷海中 , 少苦众生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
难更仆数nángēngpúshǔ成语解释:原意是儒行很多 , 一下子说不完 , 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 , 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 , 数也数不过来 。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 , 悉数之乃留 , 更仆未可终也 。”
屈指可数qūzhǐkěshǔ成语解释:形容数目很少 , 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
成语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 , 屈指数日怜婴孩 。”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 , 其屈指可数者 , 无三四人 。非皆不能 , 盖忽不为尔 。”
例句: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茅盾《子夜》二)
如数家珍rúshǔjiāzhēn成语解释: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
例句:某也贤 , 某也不肖 , 一一如数家珍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数典忘祖shǔdiǎnwàngzǔ成语解释: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 。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 , 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 。比喻忘本 。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
例句: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 , 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 。
不足齿数bùzúchǐshǔ成语解释:足:值得 。表示数不上 , 不值得一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