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死的成语112个,带解释例句( 四 )


罪该万死zuìgāiwànsǐ成语解释:尤死:处一万次死刑 。形容罪恶极大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 , 不可容留 , 随命侍者领去 , 弃之沟渎 。婢子罪该万死 。”
例句:他是一个作恶多端 , 民愤极大 , 罪该万死的罪犯 。
决一死战juéyīsǐzhàn成语解释:对敌人拼死决战 。
君辱臣死jūnrǔchénsǐ成语解释:封建礼教认为 , 帝王遭受耻辱 , 臣僚应当死节 。
成语出处:《国语·越语下》:“臣闻之 , 为人臣者 , 君忧臣劳 , 君辱臣死 。”
例句:“君辱臣死” , 吾被李傕所杀 , 乃分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客死他乡kèsǐtāxiāng成语解释: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 。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不争我病势正昏沉 , 更那堪苦事难支遣 , 忙赶上头里的丧车不远 , 眼见客死他乡有谁祭奠 。”
誓死不二shìsǐbùèr成语解释:誓死:立下志愿 , 至死不变 。至死也不变心 。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例句: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 , 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 , 心悦诚服 , 誓死不二 。(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死不足惜sǐbùzúxī成语解释: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 。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 。
成语出处:《宋史·苏洵传》:“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 , 有所恃 。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 , 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
例句:妾一身死不足惜 , 但自蒙爱幸 , 身怀六甲 , 已两月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死而后已sǐérhòuyǐ成语解释:已:停止 。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 不亦远乎?”
例句:臣披肝沥胆 , 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 。今奉诏命 , 敢不竭力尽忠 , 死而后已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
死灰复燃sǐhuīfùrán成语解释:冷灰重新烧了起来 。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 。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
成语出处:《史记·韩长儒列传》:“狱吏田甲辱安国 。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
例句:儒家的理论 , 非等到董仲舒不能死灰复燃的 。(闻一多《什么是儒家》)
死马当活马医sǐmǎdānghuómǎyī成语解释: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 , 仍然抱万一希望 , 积极挽救 。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