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昭的成语13个,带解释例句

恶迹昭著è jì zhāo zhù成语解释:昭著:显著,明显 。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 。形容罪行严重 。
成语出处: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
耳目昭彰ěr mù zhāo zhāng成语解释: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 。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 。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
【含昭的成语13个,带解释例句】例句: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
劣迹昭著liè jì zhāo zhù成语解释:劣:恶劣;昭著:明显 。恶劣的事迹非常明显 。
例句: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sī mǎ zhāo zhī xīn,lù rén jiē zhī成语解释: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天理昭彰tiān lǐ zhāo zhāng成语解释:昭彰:明显 。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这一个天理昭昭,谁想到有今朝 。”
例句:今司马受戮,天理昭彰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成语解释: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昭然若揭zhāo rán ruò jiē成语解释: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 。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
成语出处:《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
例句:承电示撤消军院,爱国之忱,昭然若揭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七回)
昭昭在目zhāo zhāo zài mù成语解释: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
成语出处:唐·裴度《寄李翱书》:“贾谊之文,化成之文也,铺陈帝王之道,昭昭在目 。”
众目昭彰zhòng mù zhāo zhāng成语解释:昭彰:明显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众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
例句:这事众目昭彰,你不必强词夺理了 。
罪恶昭彰zuì è zhāo zhāng成语解释:昭彰:明显 。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 。
例句:日本战犯东条英机等人罪恶昭彰,死有余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