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风的心得体会|关于声音控制的心得体会


对一个歌唱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住声音,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非凡的连贯性和质感的、能够自由发挥的声音 。

这一段时间,一方面是迫于外部的需要,一方面也是自己的需要,力图形成一套比较适合自己的练声方法;到本月十二日,大致最后确定了六条音阶的练习 。

这些练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声音 。

为了简洁,这六条练习的音阶都是一样的,都是在12345432123454321的音阶上快速练习的,只是练习的内容各有不同 。

第一条是弹唇的练习,主要是锻炼气息,并使得气息支持与发声之间建立基本的联系,这个练习可以让气息支持的状态(身体的状态)与发声器官的状态得到整体的调整,总体上进入积极的状态,从而整体体验歌唱发声的初步整体状态 。

第二条是一个介于哼咽音、小开口咽音之间的一个“四不像”的声音的练习,带有咽音练声的性质,与此同时也是促使歌唱发声器官形成控制声音的基本机制、基本状态和基本感觉 。

第三条到第六条的练习,是用ri音来带i之外的其他四个基本母音a、e、o、u的练习,是把上述原则运用于母音的发声当中 。其中前半部分12345432发ri音,后半部分123454321分别发其他四个基本母音 。

关于声音的控制,简单地说,主要有两个基本的着力点,一个是声音放置的着力点,大致在嗅觉区最高处至人中处这一区域,其方向则是由人中内侧向前头顶方向的追求;再一个就是气息支点,主要在横膈膜部位 。

但是,要在歌唱发声当中真正控制住声音,则需要更复杂一些的机制或者动作 。

以气息支持而言,虽然支点在横膈膜,但这其实也是整体性的机制 。首先,气要吸得深,横膈膜下降到最深处,横膈膜周围向外膨胀,但是,不能刻意往下压,要给骨盆横膈膜的、与胸腹间横膈膜相反的动作留有余地,感觉腹下部同时还能向上托住 。其次,声音激起,为了让声音唱在气流上,得到气息的支持,在腹下部向上托住的前提下,两肋下也继续保持扩张,直到声音结束为止 。

以声音放置而论,其实质就是“运用上方气息通道,即鼻腔与鼻咽腔,使得声音的起唱、过渡音,从喉头进入到鼻梁后面鼻腔的通道上”(【英】露西·马南《美声唱法教程》,摘自《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6月第一版第185页) 。鼻腔内,控制气流的小肌肉,使得鼻腔内主要气息通道嗅沟裂开与变窄的活动,就是声音放置机制的基本活动方式 。“运用声音放置的技巧,要求由声音放置的机制起唱一个音 。在声音激起的时候,歌唱者要有意识地把起唱音从喉头进到鼻梁后面的鼻腔通道 。这会预先关闭嗅觉区的入口--就是说在发声前的休止符上 。这样感觉有时被描述为‘一个鼻梁上的马鞍前穹’,有时被描述为鼻梁上有个搁板或者鼓面 。在起始音时,歌唱者应该感觉到嗅觉区入口是突然打开,而在下一个音前的休止时又关闭了起来 。”(【英】露西·马南《美声唱法教程》,摘自《歌唱的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6月第一版第186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