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标兵事迹材料|心病科医生青年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心病科医生青年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作为心病科医生,于涛同志工作不分昼夜,整日留在病房里,积极熟悉科室新技术及操作规范 。年轻医生的工作热情也就是在这段紧锣密鼓的工作节奏中不断释放,让其不断成长 。为了让患者早日明确诊断,他查阅大量书籍及国内外文献,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为患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始终如一地把治疗效果、医疗服务质量摆在第一位 。
记得曾有老师告诫:患者就是医生最好的老师,他会交医生如何把书中灰色的医学理论变成为患者解除疾苦的利器,这些话深深地扎根在于医生的内心 。多次在心血管科住院的汤伯因患有重度心衰再次入院 。与其他心衰患者表现不同的是虽然心衰程度严重,但该患者睡眠时不需要抬高床头 。突然在一天夜间巡房时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原来患者睡眠时喜欢侧卧,仔细询问家属得知患者长期侧卧睡眠,平卧时觉呼吸困难 。这才回想起心脏病学中的一段话转卧呼吸是端坐呼吸的一种特殊类型 。不断地理论联系实践,使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自己也不断地成长 。
一切工作、学习以及细致查房,都是源于对患者生命的负责 。一天值班,就在早会交班前的半小时,病房走廊内突然传来车床车轮的滚动声夹杂着快速的步声,职业的警觉让于医生迅速冲出医生办公室 。迎面正好碰上急诊交班医生的紧急交班:患者李某胸痛半小时、神清 。于医生接过心电图,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立刻出现在眼前,患者病情危重,立即下达抢救医嘱绝对卧床、吸氧、备床旁除颤仪、嚼服复查心电图 。不幸的一幕在接下来复查心电图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就在于医生安慰患者不要紧张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紫绀、抽搐 。在刻不容缓的时刻,已备好的除颤仪电极板已经握在于医生手中,接下来的除颤、用药、呼吸支持等心肺复苏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 。就在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患者的生命终于出现希望 。经过40分钟的抢救,数十次的电除颤,患者的心电稳定下来了 。就是抓住了这个命悬一线的机会,在科主任率领下,五邑中医院绿色通道介入团队,为患者在呼吸机支持下完成了冠脉介入治疗 。术后患者苏醒,于医生查房时对李伯伯讲你的生命力很顽强,李伯伯带着疲惫的笑容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是医生没有放弃我的生命 。
在日复一日的临床工作中,于医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为疾病所折磨的患者,又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满怀感激的治愈出院的患者 。但是他并未从此引以为傲,因为为患者解除疾苦没有终点,这就是医生的义务 。在诊病时,他总是为患者着想,从检查到治疗,处处都为病人精打细算 。如果是远道来的患者,他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为患者节约食宿费用 。灵活运用中医理论,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案,也是他不断的追求目标 。就如最近一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表现为慢性心衰,予以常规西医方案治疗,患者始终仍觉乏力、纳差,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投补中益气汤两剂,症状大为改善,现出院后门诊调理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青年志愿者协会个人计划2022
- 工作计划|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个人工作计划
- 青年文摘读后感
-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 青年近卫军读后感500字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 陈斌强事迹观后感
- 北京青年观后感
-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 邱少云事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