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心得体会|中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二 )
目前,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非医疗机构均在工商部门按照一般性企业要求注册登记,机构设立的行业前置审批仅卫生许可证一项,缺少中医药专业资质审查,对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所需具备的专业人员、场所与环境、设备设施、相关的规章制度都没有提出专业要求 。由于市场准入条件较低,导致进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的企业良莠不齐,群众无法从专业角度辨别优劣,对其实施监管难度也相对较大,需要工商等多部门协作开展 。
三、加强监管工作依据及基本思路
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承担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临床用药等的监督管理责任 。拟定各类中医医疗、保健等机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 。”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等有关条款规定,针对社会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我局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明确服务项目、场所环境、设备设施、人员配备等有关专业内容;工商部门对符合相关要求的机构进行登记注册,日常监管按照各自的分工进行 。我局主要联合工商等部门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的经营活动加强监管和业务指导,促进规范运行,主要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与注册服务项目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范围服务现象;服务操作是否安全规范;是否存在医疗行为和药品销售活动等 。
自2011年起,我们制定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用稿),并在全国选择了23个地区以“中医药管理部门主导,工商部门参与,行业协会配合”为原则开展了社会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调查摸底、准入试点、规范管理等工作,探索独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管理模式 。同时,在试点地区内,开展中医预防保健职业技能人员的试点培训,规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行为,逐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准入制度,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队伍素质 。
下一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将继续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 。开展适用于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使用的中医预防保健技术的整理工作,形成技术目录及操作规范并推广应用,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服务行为;扩大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的培训及考试试点,逐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准入制度,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员队伍素质;积极协调,分工合作,尽快制定社会养生保健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及市场监管办法等,加强对社会养生保健服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中医预防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政司综合处)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格言长寿之道
-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学习心理健康书籍心得体会
-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读《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 弟子规心得体会|听《弟子规》心得体会
-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成败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个人读书心得体会
- 弟子规心得体会|《弟子规》读后感心得体会
-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弟子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