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的个人事迹材料
29年中,王调芹扎根山区服务家乡人民的信念一直没有动摇过,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越发弥坚 。这些年,眼看着一个个医生从她身边调走,她从未向组织申请过调动工作 。
扎根山区,她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王调芹1962年出生在岭南,因为从小生活在岭南,常常看到当地群众因为没钱,小病拖,大病熬,等到重病了无法医治的悲痛 。她的心里一直有
一个梦想,做一名医生,为群众解决病痛 。1982年,王调芹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岭南乡卫生院工作,做了一名妇产科医生,她的人生梦想从这里启航 。
岭南是上虞最偏远的一个贫困乡,57.4平方公里的山区分布着29个自然村,交通闭塞,信息落后 。山区太缺少医生了,妇产科只有王调芹一名医生兼护士,没有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里来,即使有医生被调来,也千方百计地想走出去 。曾经,卫生院分配来一名妇产科医师,工作不到三年也调走了 。王调芹也曾经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毕竟山区条件太艰苦了 。但是,山区的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离不开她,如果她走了,她们只能到章镇、百官等地去看病,少说也得一个多小时车程,十分不便,万一路上遇上急产更是危险 。一想到这里,王调芹就不愿再离开 。如果让我离开山区的百姓,放弃我从小的梦想,我心里不愿意 。王调芹说 。
在王调芹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休息两个字,只要病人需要,无论深更半夜还是天气多么恶劣,她都是随叫随到 。工作这些年,为了山区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她几乎是倾注了全部心血 。一天晚上,王调芹刚睡下,就听到一阵紧急的敲门声,原来是丰树坪村的芦孝干妻子在家里急产 。天已经下了好几天的雪,路上的积雪深得可至膝盖 。从乡卫生院至丰树坪村有3里多路,王调芹心急如焚,强烈的责任心,使她克服了路途艰难,连走带爬在半小时内赶到芦家 。当雪人一样的王调芹出现在芦家时,芦家人像是遇到了救星般欣喜万分 。此时,孩子已经出生,胎盘还在母亲宫内 。如果处理不及时,大人和孩子都将有生命危险 。王调芹来不及喝口热茶暖暖身子,赶紧投入工作,熟练地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脐带及胎盘处理 。之后,又在产妇家里待了
两个多小时进行产后观察,等到产妇和新生儿全都平安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医院,已是凌晨4时多了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在家老法接生现象相当普遍,也经常发生孕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的事情 。为彻底杜绝老法接生,王调芹利用休息时间,风里来,雨里去,背着药箱独自行走在大山深处,上门了解掌握孕产妇信息,及时做好新法分娩宣传和解释工作,同时,做好产前检查和产后回访工作 。经过几年努力,岭南卫生院妇产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全乡新法接生率达到100,卫生院连续三年被评为上虞市妇幼保健先进集体 。
推荐阅读
- 陈斌强事迹观后感
- 邱少云事迹读后感
-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改变世界的信息材料》读后感
- 孙奇先进事迹|孙奇先进事迹读后感
- 荆门市东宝区移民局|读荆门市东宝区先进教师事迹集《红烛颂》有感
-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新教育之梦》读书汇报材料
- 牛玉儒先进典型事迹|读《榜样交投集团先进典型事迹》有感
- 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及颁奖词
- 公路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