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心得体会|大学生毕业求职体会( 四 )


具备压力测试、结构化面试的企业总是帮助我们在不断了解自己,所以,面试未尝不是一种享受;这就是为什么我已经签了条件不错的会通,却还继续在外面折腾的原因,因为我觉得还没有玩够 。在中信银行的压力测试面前,我见过一个平时表现很强势的女孩,面临选择的时候直接大哭起来,当时的问题是如果你是组长,你将要选择3个留下,另外4个淘汰,你将如何选择,而同组的都是和她很要的朋友 。在结构化的面试前,有的人表现越来越差,最后失去了回答的勇气;而会通在二面的时候,采用放羊式的方法,面试官要求同学谈谈简历上的事情,然后要求同学自己一直讲下去,自己什么问题也不问,结果出来后没有一个同学感觉自己讲得好,都说扯远了 。
我在锐捷面试的时候,遇到的情况更出乎意料,一分钟的自我介绍,还必须让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0分钟就一个主题写一份邮件;2分钟按照他们规定的FABE销售法针对他们的一种产品进行销售;10分钟讨论得出小组最终排名 。更有的一些企业像tcl,要求就某一关键词进行即兴演讲;还有的企业让你一直等到半夜才面试等等 。HR的目的很简单,他要脱去你的伪装,检验你这20年来的努力及获得的成就,面霸只能让我们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却不一定能够让我们具备必要的抗压能力、反应能力、领导能力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长期培养的结果,岂能妄图一蹴而就;比如公开即兴演讲能力,即便你能够模仿那些表面的动作,譬如声音洪亮、附有激情,但是你的内容空洞照样表现苍白;即使你在讨论中很活跃,但是思维僵硬,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照样做无用功 。所以,我的意思很简单,找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能力是必须花4年时间去培养的,HR们会无情的撕开你的伪装 。从你大一选择进学生会、或者是做兼职、或者是宅在宿舍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你是否具备HR们所要的素质,这些话对于大四的人来说可能已经晚了,只能希望后来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吸取教训了 。
六,用心良苦的企业们 。来学校的有几个公司规模都很小,属于地方企业那种,他们当中的一个HR告诉我,他们公司虽然是地方企业,但是对人才却极度渴望;由于公司名气小,从事的是矿山设备制造,所以宣讲会就来了10几个人,在宣讲会结束后,他们甚至每人发200元人民币给前来面试的同学,他说你们先去用这些钱到我的公司来看看,看了再决定来不来 。我当时感到很震撼,而从老师那得知,这个企业HR说他们哪怕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一个人才也是值得的,我不禁为他们的用心良苦而感动 。
但问题恰恰很矛盾,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本来就没有既定的规则,职业规划总是讲究要选择合适我们自己的企业,但合适这个词牵涉到两方,即企业和我们,我们必须要了解企业,同时我们还得了解我们自己,除此之外,我们还得看到未来 。拿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来说吧,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他也相信自己能做好,前提是公司给他更好的培养,因为如果公司培养人才的机制落后,一个具备潜力的人也会被埋没掉,从此暗淡无光;但如果是一个能力不怎么样的人,经过了大公司的培养,他也可能做到很好 。大公司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培养机制好、待遇好、不确定因素少,能够给你的职业背景增加价值,熟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人向来讲究面子哲学,宁为鸡头不为凤尾,所以大企业、国企、外企、500强具备天然的吸引力 。而小企业的优势呢,它的机制不成熟、资源有限、待遇可能没那么好、不确定因素多,指不定哪天它上市成功你就成富翁了,也说不定哪天它倒闭了你就失业了,如果你能力很强,将很快收到重用,而在规范的大企业中,爬上同样的位置,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与付出 。就一个有能力的人而言,到底是大海里的一条小鱼,还是做池塘里的一条大鱼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