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初中数学教学心得( 四 )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 。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

5、注重传授知识,不忘育人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着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比如圆周率π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 。为了回答这个比值等于多少,一代代中外数学家锲而不舍,不断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中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成就的意义,从中得到启迪,我选配了有关的史料,作了一次读后小结 。先简单介绍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段教材的特点,适当选配数学史料,采用读后小结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人类对圆周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受感染,兴趣盎然,这对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有着积极的意义 。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这不禁让我重新对这一理念加以剖析 。19世纪恩格斯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 。”而作为数学学科三大部分(数与代数、几何和统计)之一的数与代数部分,它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经典内容,它在义务教育的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这一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结构以及教学活动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

(一)《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