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大学生的责任感心得体会( 二 )


1.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客观 。一部分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 对其认识不够全面 , 不够均衡 , 甚至把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混为一谈 。同时 , 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感与自己毫无关系 , 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 。一旦触及到具体问题 , 他们总是寄托于外界环境的改变 , 而不从自身找原因 , 只是一味的抱怨环境、而行动上无所作为 , 这实际上也是责任心缺乏的表现 。
2.行为上重视个人价值 , 轻视集体与社会的价值 。在市场经济下 ,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对竞争的压力 , 开始标榜个人主义 , 轻视集体与社会的利益 。他们凡事从我出发 , 以我为中心 , 重视个人利益 , 轻视集体主义 , 对社会缺少主人翁责任感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 只强调个体 , 并以我为主 , 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 , 过于强调自我 。
3.实践上重视权利的享受 , 轻视义务的履行 。不可否认的是 , 一部分大学生在提到社会责任感时 , 总是苛求别人 , 苛求社会该怎样做 。但在自身的义务履行方面 , 却又避之不谈 , 他们忘了自己有义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很明显他们存在着从意识到实践的断裂 , 如缺少社会公德意识 , 缺少积极实践的行为 。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 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 , 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 。责任和责任感有着本质的区别 , 责任是人分内应做之事 , 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或者机制促使人尽力做好 , 故责任有被动的属性 , 而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 。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 ,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 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 , 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 。作为心理学概念 , 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 , 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 , 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人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 , 主要靠教育 , 包括自我教育 。
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 , 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 , 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 , 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人只有有了责任感 , 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 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 , 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有了责任感 , 作为工人 , 就能够精益求精 , 制品一流;作为农民 , 就能够辛勤耕耘 , 收获颇丰;作为士兵 , 就能够驰骋疆场 , 屡建战功;作为学生 , 就能够主动学习 , 天天向上;作为知识分子 , 就能够创新科技 , 勇攀高峰;作为领导者 , 就能够殚精竭虑 , 造福一方 。人人有责任感则国家富强 , 中华崛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