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三 )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 。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 。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 。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 。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 。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 。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 。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 。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 。因“文”悟“道”,因“道”学“文” 。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 须在 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 。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 。我会有效结合“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