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行业调研论文:当前税收执法内控机制建设调研材料

税收执法权是国家赋予税务部门的一项公权 , 税收执法水平的高低 , 关系到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实施、国家宏观调控以及财政职能的实现 , 直接影响征纳双方权利义务的兑现 , 也是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 。范文23http://因此 , 如何对税收执法进行有效监督控制 , 是当前各级税务机关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
一、税收执法内部监控运行现状
(一)执法内部监督控制发展历程
自上世纪90年代末 , 各级税务机关就开始注重对税收执法的监控 , 并提出了税收执法检查的概念 ,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0年制定了《税收执法检查规则》(国税发[2000]131号) , 将执法检查内容界定为具体税收行政执法行为和抽象税收行政执法行为 , 方法主要采取了全面执法检查、日常执法检查、专项执法检查和专案执法检查 , 同时还就执法检查的组织、实施、处理、责任追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在制定《税收执法检查规则》的前后 , 配套出台了《税收行政执法公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执法监督控制管理制度 。2002年对税收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资格考试 , 2004年开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 2005年全面推行全国税务系统“两个办法”和“两个范本” , 即《税收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全国国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范本》、《全国地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范本》 。2007年全面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 , 对税收执法行为实施计算机科学监控 , 初步形成了科学化、精细化的“人机结合”监控新模式 。
(二)现行执法内部监控运行的特点
经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 现行税收执法内部监控格局基本形成 , 主要有五大特点:
1.明确了执法监控责任部门 。从当初税收执法监督控制职责挂靠办公室 , 至后来成立政策法规部门专司政策法规工作 , 从其机构演变和职责定位来看 , 充分体现了各级税务机关对税收执法监督控制的重视 , 为税收执法监督控制提供了组织保障 。
2.明晰了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 。制定了《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范本》 , 对税务登记岗等69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工作规程及岗位间工作关系图进行了详细阐述 , 对15个公共职责涉及的岗位和工作规程进行了明确 , 建立了明晰的执法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体系 , 使身处不同岗位的执法人员明确了需办理的工作事项、履行职责必须遵循的各项要求以及与其他岗位之间的业务流转配合关系 , 实现了税收执法权的合理分解和相互制衡 , 为税收执法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执法标准 , 也为实施流程环节控制奠定了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