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督民警于家骥事迹材料( 二 )


让人们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 从而减少事故 。在社区交通安全教育基地 , 于家骥有一个解析交通事故的课目 , 备受百姓喜欢 。
3月9日22时许 , 一辆满载石灰石的大货车飞奔在北六环 , 突然于家骥一边绘声绘色地讲 , 一边在交通事故模拟墙前摆放各种车辆 , 模拟现场场景 。直观而生动的故事讲解 , 吸引着听众 , 也让人一听就明白了事故的来龙去脉 。
见听众对事故过程了解了 , 这时于家骥话锋一转:我把事故当故事讲 , 大伙儿可不能只当故事听听了就完 。下面我们看看有哪些教训值得注意:一是大货车出行前的车况检查不可少;二是发生事故后要在车后50米设置警示标志 , 并及时报警;三是在高速路上 , 人要迅速撤离车祸现场
一堂事故解析课下来 , 听者不时点头 。用居民李先生的话说 , 于警官会讲故事 , 让人愿意听、听得明白 , 最主要的还是谈教训 , 让人听后有收获 。

让侥幸者心服口服
酒精反应测试车让自信者后怕
去年以来 , 全国公安机关掀起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酒驾风暴 。于家骥在与居民接触中了解到 , 有些人认为喝酒后不会影响开车 , 甚至有人误以为喝酒后更兴奋 , 反应会更快 。思来想去 , 他决定用科学依据来证明酒后驾车的危害 , 并打算专门制作一台酒精反应测试车 。
这一想法得到了麦子店街道办事处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他跑科研单位 , 找专家设计 , 经过一个月的奔波 , 2009年8月 , 一台酒精反应测试模拟车在麦子店社区亮相 。
于家骥首先请 最自信的居民庄先生来测试 。庄先生上车一试:红灯 , 刹车 , 0.31秒;一杯啤酒下肚 , 庄先生再上车:红灯 , 刹车 , 0.55秒 。庄先生不服气 , 再试:0.57秒 。庄先生连续试了近十次 , 没有一次快于0.5秒的 。而更让庄先生没有想到的是 , 过了30分钟后 , 再上车测试 , 这一反应时间需要1秒钟了 。
这时 , 于家骥给庄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车速在60公里每小时 , 1秒钟就得跑17米左右 , 也就是说 , 一旦遇有紧急情况 , 酒后要比平时刹车多出近20米的距离 。不测不知道 , 测了吓一跳 , 庄先生当场表示服了 , 并说自己感到有些后怕 。
科学的仪器 , 铁的事实 , 加上于家骥的讲解 , 使受测者真正感受到了酒后驾车可能带来的危害 。不少人当场表示不酒后驾车 , 还要劝阻其他的朋友也不要酒后驾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