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沟通: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 二 )


行为是沟通的基础 。病人对医者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 。病人就诊时,特别关注医务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医务人员微小的体态变化都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 。当医生注视着病人时,眼神就会向病人传递着同情、温馨和关爱;医生在与病床上的病人说话、诊治时,如能弯下腰让病人感到亲切、体贴,这里,医生的身体姿势、行为方式就是沟通的媒介,它能让病人感受到医务人员的真诚、关爱和体贴 。
换位思考是沟通的关键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中如果注重换位思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要用医者之心换患者之心,既用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换取患者的信心;用医务人员的细心,换取患者的舒心;用医务人员的耐心,换取患者的安心;用医务人员的爱心,换取患者的放心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使医患关系融洽,消除沟通中的障碍,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氛围 。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医改也进入了攻坚阶段 。医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一是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二是让老百姓放心地看病 。而做到这两点就有赖于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面对每个病人,医务人员如何正确对待患者以及如何使医患之间达到有效沟通,并在这种沟通中贯彻和体现相应的医德医风准则,成为摆在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