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 唯物主义: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二 )


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 , 把人的心脏比作钟表上的发条 , 把神经和关节比作其中的油丝和齿轮 。
用这种观念来看待人本身 , 其实完全将自己比作了一台冷冰冰的机器 。
所以 , 唯物主义者往往是无神论者;机器是由各种零件组合而成的 , 有啥灵魂 , 有啥理想 , 又有啥七情六欲 。
这个思想显然有其局限性 , 把世界万事万物的运动都简单归结为机械运动 , 乃至于包括了人类的心灵以及思想 。
唯物主义视机械运动为唯一的因果关系 , 却不懂得因果联系的多样性 , 复杂性;它只能牵强的勉为其难地解释一些事物 , 所以遭到很多哲学家的批判 。
4.费尔巴哈: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 , 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 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思维又是以自然界为内容 , 凭借身体和思维同自然界发生联系 , 凭着人的本质来认识自然界 , 实际上不过是自然界自己认识自己
人既然是物质的一种存在类型 , 那么生老病死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都一模一样 , 没有特殊化 , 没有VIP , 有产生就有消亡 , 并且最终回归于自然;完全符合自然 , 又那么的顺其自然 , 一切随风而来 , 一切又随风而去 。


费尔巴哈:自然界是一切物质的感性的有形事物的总和 , 是唯一的客观实在 , 是非产生的实体 , 是非创造的实体 , 是永恒的实体 。
所以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人的存在必然是永恒的 。

焦耳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 , 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 ,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
拉瓦锡的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中 , 不论发生何种变化 , 其总质量保持不变 。
所以 , 通过这两条定律 , 来看待生死问题 , 可以理解为是不生不灭 , 不来不去 , 不增不减的;也相对减轻了自己那颗忧心忡忡 , 放不下的执著之心 。
5.泰勒斯:万物生于水 , 又复归于水
任何物质 , 只是相互之间的转换;而万物起源来自于水 , 水生万物;当然放在不同哲学家的概念上 , 对应的就可能是不同物质;气生万物 , 火生万物 , 四大生万物 , 原子生万物 , 乃至于道生万物 。
不管是怎么来的 , 毕竟有一个本源 , 从无到有 , 又从有到无 , 再从无到有 , 然后不断地循环转化 。
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火 , 宇宙是永恒的活火 。
认为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 , 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逻各斯所规定的 。
阿那克西美尼:气体是万物之源 , 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 , 火是最精纯或是稀薄化了的空气 。
恩培多克勒:火 , 土 , 气 , 水是组成万物的根 , 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 , 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
德谟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
尘归尘 , 土归土;你是什么就终究是什么 , 生老病死 , 从哪里来就会回到哪里去 。
唯物论有两大核心:一个是物质 , 一个是意识 。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 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
唯物论的两大规律:
1.唯物主义一元论 , 即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根据本原数目不同 , 唯物主义又分为两种:
1.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一个本原 , 也称之为机械的唯物主义 。
2.二元论的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和运动两个本原 , 也称之为辩证的唯物主义 。
唯物主义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上 , 确实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然而在解释精神层面上 , 只是将人类简单比作物质 , 又似乎有些消极;人怎么能和机器相提并论呢?哪怕和猴子比 , 也觉得实在是不妥 。
【机械|唯物主义: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所以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应该各取一半;好的拿进来 , 不认可的直接忽略 , 才是积极应对生活 , 拥有一份好心情的最佳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