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教育的重点不是“逼”孩子,而是……
最近看了少年版《超脑少年团》节目。
节目一开始,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4位少年学霸,出现在视野中。
看他们应对各种超高难度的题目时,只能默默说一句“真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不难发现的是,这里面大部分的超脑少年,父母也是学霸出身。
文章插图
场上嘉宾马清运,是一位知名建筑大师,也是前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分享了自己儿子马伯骞的教育心得。
身为学霸型父母,他和妻子对儿子自然有很高的期待,理想把儿子培养成自己的同行。
然而儿子对建筑行业丝毫不感兴趣,只喜欢唱歌和演戏。
面对儿子的选择,他坦言:内心做了很多挣扎。
文章插图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劝说都无法改变儿子的想法,并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
从马清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为人父母的智慧。
有人曾说过:“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 学霸|教育的重点不是“逼”孩子,而是……】在过去,我们常常听到的是,逼孩子不停的学习。别的孩子在玩乐的时间,自己孩子在刷题。别的孩子已经睡觉了,还在逼孩子先完成两套卷子。为了让孩子成绩拔尖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结果孩子成绩提升了,却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很多人又疑惑了,学霸难道不是逼出来的吗?
伊能静的一句话引人深思:“少年天才从来不是被逼出来的,全是因为喜欢。”
文章插图
是啊,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逼”从来不是教育的重点,帮助孩子找到“兴趣点”才是。
前段时间,15岁的B站音乐博主“宣宣”火了。
凭一小段突发奇想的旋律,短短半个小时的编曲创作,就写出了一首点击率超过千万的作品。
文章插图
不知道的人,以为她是横空出世的音乐天才。
打开她的个人空间,才发现,早在2年前,网上已有她的身影。
翻唱作品一首接一首,创作作品应运而生,喜欢并欣赏她的人越来越多。
如此天赋异禀的女孩,并非科班出身,在学校主修小提琴。
虽然专业学习压力繁重,可她就是喜欢唱歌和创作,父母也从不加以阻扰,反倒鼓励支持。
所谓的天赋异禀,实际上都是父母的功劳。
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为之全力以赴去追求,并将兴趣发挥到淋漓尽致。
这么做的父母,无疑是孩子通往成功路上的伯乐,帮助孩子这匹千里马,驰骋自己的人生。
推荐阅读
- 王牌部队真的合体了,8分多钟的舞台令人动容
- 主持人:还珠中香妃引蝶的特效花费多少钱?琼瑶:1800万左右
- 《开端》收官:刘涛和赵今麦晒锦旗,白敬亭好想演脑洞大开的结局
- 如何让新春晚回归联欢,首届村晚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 46岁的董卿,在路人的镜头下长这样身高也暴露了
- 比陈小春更“怕”老婆的,不是杜江,也不是邓超,是这位硬汉
- 黄渤喊话孙红雷不要打扰自己和张艺兴, 孙红雷的回答笑翻全场
- 谭轩辕瞧不上贺三,李克勤非常器重贺三,贺三的实力到底如何?
- 18岁参加选美,大一参加春晚,突然爆红的马凡舒,到底什么来头
- 肖战:请就位,旋转镜头,拍出了肖战的眼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