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一)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 。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 。
亚当·斯密被奉为“经济学之父” 。而《国富论》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先后赢得了无数荣誉:“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等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认为“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贡献的总和” 。
更为众多经济学家所“迷惑”的是,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这本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们今天经济活动和经济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结构严谨,无懈可击 。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 。全书分为5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 。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 。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 。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 。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
亚当·斯密在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显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这应该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来源) 。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 。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 。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 。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 。
2.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 。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进 。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 。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 。
推荐阅读
- 培根论读书读后感
- 培根笔记读后感800字
- 培根笔记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读后感
- 山居笔记读后感600字
- 山居笔记读后感
-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
- 论语读书心得
- 斑羚飞渡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