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书笔记( 五 )
关于地租这一块,由于大陆受马克思的毒害实在是太深,有必要重新构建地租学说,特别是中国现在已开始恢复农村土地自由流转 。不然将来意识形态将会是一个莫大的阻力 。
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这一篇讨论了资本,对资本进行了分类,后来的李嘉图,以及马克思继承他的分类方法 。对资本不是我感兴趣的,其中我尤其对于“利息”感兴趣,似乎所有的文明都对这样
下册明天就要完了,先写完下册吧:
下册比上册更有意思,更好看更好懂些 。主要侧重于现在的制度经济学,或者说公共经济学的,其中系统的讨论了政府的各种职能,驳斥了当时流行的,现在仍然存在很多人的脑中的“重商主义”的观点 。“重商主义”认为,黄金白银是一个国家财富的象征,所以国家应该尽量的积累黄金白银,这样自然而然的会产生贸易保护主义,鼓励出口,压制进口 。
这一点,不知道何时也不知不觉的成为渗透中国人血液的观点 。也许源头可以从历史书上找到,近代史上我们会看到“出超”“入超”这样两个概念,无论是历史书,还是老师似乎都隐隐约约向我们灌输这样的一个观点:“出超比入超好”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会这么的热衷于“创汇”,以至于现在都有不知道该怎么花的钱 。这是好吗?一点都不好,隐患无穷,我真担心中国会成为这次金融风暴的中心,美国大概花两年时间就能走出危机,而我们中国也许至少的花三年,我甚至有时悲观的认为,中国走不出去 。当然也许是我自己情绪低落时的悲观判断吧,因为一个人都世界的判断往往不是在于这个世界客观是怎样,而是在于这个人对自己的信心 。因为我忽略了中国人不可思议的忍耐力,不可思议的惰性,经济学上可以称为粘性 。
今年是个敏感的年份,我也得小心自己的言论,说不定那天就被人叫去“喝茶”,当然我写的东西,看的人还是很有限的,可能除了我自己之外,不知道还会有谁,不管哪,那就自己玩吧,象兰晓龙说的“我从来就在和自己玩” 。还是回到斯密吧,第七章“论殖民地”尤其精彩,说说当时的背景吧,作者写到这时大概是1775年,要知道1776年就是美国发表《独立宣言》的时候,当时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是以为,北美的那帮人肯定是数典忘祖,居然干预反叛自己的国家 。但斯密居然能够站在一个很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个新新政府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趋势,对这个政府更多的是持宽容的态度,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有时候不能不让人感慨,这世界有太多的巧合,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和《独立宣言》的发表无疑也是一个巧合,更巧合的是,《国富论》几乎是这个新兴国家的治国纲领,更准确的说是后面《美国宪法》形成的思想基础 。从而也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可谓人类伟大的杰作 。
推荐阅读
- 培根论读书读后感
- 培根笔记读后感800字
- 培根笔记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读后感
- 山居笔记读后感600字
- 山居笔记读后感
-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
- 论语读书心得
- 斑羚飞渡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