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作为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 米歇尔 。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 , 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 , 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 。”按照福柯的理论 , 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 , 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 , 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 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 , 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 。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 , 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 , 权力制造知识 , “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 , 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因此 , 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 , 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
福柯提出了规训的三种重要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及检查 。
(一)层级监视
【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在福柯看来“纪律的实施必须有一种借助监视而实行强制的机制 。在这种机制中 , 监视的技术能够诱发出权力的效应 , 反之 , 强制手段能使对象历历在目 。”与当下的教育现实对照来看 , 层级监视的规训手段在班级中是十分典型和常用的 , 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 , 在一个班级的架构中 , 教师和学生并非处于同样的主体地位 , 尤其在我国 , 教师在传统观念中一直以“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自居 , 成为了教育过程中绝对的权威 , 因而在讨论一个班级的“层级监视”时 , 是不应该包括教师的 , 因为教师事实上是居于这个层级之外 , 对整个层级拥有绝对控制权与建设权的 。而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的“监视”的权力与资格 , 实际上在他走进教室这个特殊空间时就已经被赋予了 , 因为讲台是比学生座位要高的 , 这样的设计非常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所有学生进行监视 , 它本身就是规训权力在建筑上的一种体现 , 把它归为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的一种特殊情况我觉得也未尝不可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就是知识/权力的化身 , 他所代表的 , 就是教科书中被挑选出的知识 , 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权力 , 而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表现的监视 , 正是试图把学生规训成符合社会权力要求的“驯顺的肉体”的“微观权力控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