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 四 )



《水浒传》读书笔记(六)
文/林添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 。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 。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 。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 。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 。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
《水浒传》的一百零八好汉的都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

《水浒传》读书笔记(七)
今天,我终于将《水浒传》的故事看完了!
在经过无数次的英勇拼杀之后,宋江一等人终于将叛军击败、生擒贼首方腊 。但是,己方也付出了异常巨大的伤亡,梁山泊聚义时的一百零八人在围剿方腊之前对抗朝廷、北伐辽国都未损伤一人,而南征方腊归来,清点人数,却已牺牲了三分之二 。于是,宋江等剩余人士好不嗟叹 。回头细品平叛的战斗,真是既精彩又令人伤感 。夺润州、取苏杭、战歙州、打清溪、哪一次不是智武并用、敌我俱伤?最后,虽然捉了方腊、杀了叛军,但我方也死伤无数,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吧 。
谁想到,就是在这样大的付出之后,剩下的十几位将佐却不是死于非命,便是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几个奸臣所陷害 。其中,宋江、吴用、花荣、李逵四个神聚蓼儿洼的故事更让人感动 。
话说宋江在楚州做了官,却不小心喝了天使带的药酒,不久便浑身发软,因怕李逵知了再次造反,就将李逵叫来饮药酒 。之后,宋江对李逵说了此事,并请他在死后与自己一起将尸体葬在楚州蓼儿洼——一个风景和梁山泊一样美的地方,李逵答应 。而吴用又和花荣商量一同去楚州找宋江哥哥,而到了那里才知道宋江与李逵被朝廷陷害,现在已死,尸体在蓼儿洼下葬 。这两个闻听此说,大哭一场,便在宋江墓旁自缢身死 。后来,宋江在梁山泊和蓼儿洼累累显灵,百姓祈风得风,祈雨得雨,这是后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