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读书笔记( 二 )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 。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 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 , 只要是正常的奋斗 , 正当的争取 。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 , 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 , 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 。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 培养学生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品德 , 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 ,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 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 。与此同时 ,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 。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 ,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之 , 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 , 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 。最后 , 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 , 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 , 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

中学教师读书笔记(二)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闲暇时 , 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 受益匪浅 。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 , 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 , 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 , 考大学”沉重包袱 。
孩子们 , 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 , 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 , 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 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 , 细问起来 , 原来 , 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 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 。邻居家的小男孩 , 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 , 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 , 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 , 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 , 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 , 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 , 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 , 甚至一模一样 , 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 , 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 。“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