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读书笔记( 二 )


3,以人为本,创造适应人的教育
设计迪斯尼游乐园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格罗佩斯,在设计游乐园的路径时受启发于一位葡萄园主老妇人,这位老妇人因缺少劳动力而让买葡萄的人到园里自己摘葡萄 。于是,他让工人在游乐园所有的空地上都撒上了草种,不几天小草发芽了 。格罗佩斯让游乐园提前三个月对外开放 。一开始,因没有路,游人不敢走,格罗佩斯告诉游人,在游乐园里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没有任何限制 。于是,几天过后,草地上清晰地呈现出被人踩出的优雅自然的小道 。这些小道,走的人多的地方就宽些,走的人少的地方就窄些 。格罗佩斯就让人沿着人们自然踩出的痕迹修了路 。因为游乐园的路径设计既和谐自然,又满足了游人的需要,尊重了游人的自主选择,因此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
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并且感触很深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有谁能够像格罗佩斯那样,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大多数教师唯恐学生走了歪路,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始终牵着学生不肯撒手,到后来活泼可爱充满创造精神的儿童都被我们“培养”成了统一标准的“老实”“听话”的学生 。实际上,过多的束缚,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只能压抑学生的天性,只能阻碍学生健康的成长,而“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才能令其茁壮成长,趋向完美 。教育必须是而且只能是适应人的教育,而不是使人适应教育的教育 。我们要学习格罗佩斯“以人为本,顺其自然”的思想,让教育适应学生的成长规律,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二)
时间过得飞快,也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 。
前不久看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关的 。也只有这样的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反思过去,作为教师,自己的责任心很强真是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严格要求,关爱有加;可是今天想来,自己对他们又了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样与他们聊天、谈心,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