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学习体会|物理新课程学习体会( 二 )


首先 , 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 , 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 , 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 , 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 , 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 , 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 ,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 , 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 , 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 , 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 , 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 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 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 提高学习效果.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 , 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 , 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 , 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 , 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 , 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 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 , 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 , 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 , 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 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 , 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 , 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 , 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 , 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 , 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 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 , 更应以讲授为主.对于如何领会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上好新课心中没有底呀 , 因此我特别想知道新课程与我们原来使用的课程有什么不同 , 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有什么不同?通过老师对新课程与新教材的讲解 , 使我对物理新课程与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专家老师对探究性教学的讲解 , 使我对上好新教材充满了信心;通过专家老师对新教材的分析 , 使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为上好新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因此这几天的培训我的收获还是挺大的 , 它使我对进行的新课程教学作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 不过有一点我总觉得不够的地方就是培训还应当对新课程的评价多一些讲解 。其实在教学中并不是老师自己喜欢搞题海战术 , 问题出在中考的制度上面是由中考决定的 , 如果中考不进行改革而还是老样子 , 那老师的教学要改变可能有点困难 , 就象专家说的如果中考有考探究性的题目 , 那老师肯定会在教学中使用 , 不用我们来强调它的好处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