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食物的成语|形容食物的成语有哪些?常用形容食物的成语42个( 四 )


成语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
例句: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宋史·徐中行传》)
同盘而食tóngpán ér shí成语解释: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 。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
成语出处:《魏书·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
吐哺握发tǔbǔwòfà成语解释: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 。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 。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
成语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
例句:周公在周盛时,天下太平,四夷宾服,犹且吐哺握发,以纳天下贤士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摇尾求食yáowěiqiúshí成语解释: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 。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
例句:下走被羁系久矣,犹未至摇尾求食耳!褫吾皮以为鼓,恐亦不足郊天 。(章炳麟《致吴君遂书》)
衣单食薄yīdānshíbó成语解释:衣裳单薄,食物很少 。形容生活困苦 。
一箪一瓢yīdānyīpiáo成语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一馈十起yīkuìshíqǐ成语解释:馈:以食物送人,这里指吃饭 。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 。形容事务繁忙 。
成语出处:《淮南子·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 。”
易子而食yìzǐérshí成语解释:子:指儿女 。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 。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
成语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
例句: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的字句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余食赘行yúshízhuì xíng成语解释: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 。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
成语出处:《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
余味无穷yúwèiwúqióng成语解释: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
鱼馁肉败yúněiròubài成语解释:馁:鱼臭烂;败:肉腐烂 。鱼烂肉腐 。泛指变质的食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