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征文教师的爱|师德征文爱在三尺讲台

师德师风征文 爱在三尺讲台
【师德征文教师的爱|师德征文爱在三尺讲台】常听人说 , 人的一生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 , 我很幸福 , 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 , 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抚爱使我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 , 做一个像我的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 让我的学生也能像我一样幸福 。一九九六年 , 我怀着憧憬 , 带着梦想 , 走进了我崇拜而热爱的教师队伍 , 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 。十五年来 , 在这平凡的岗位上 , 在这片属于我和孩子们的天地里 , 有过多少我和孩子们爽朗的笑声 , 又有过多少耐人寻味的往事;十五年来 ,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 , 我哭过 , 也笑过;苦过 , 也累过;成功过 , 也失败过;十五年来 , 发生在我和孩子们身上的故事比那枝头的树叶还要密 , 透过一缕缕金色的阳光 , 它们个个散发着诱人的光彩…… 用爱温暖后进生 班里有个“调皮大王”叫刘毅汶 , 他经常上课不好好听讲 , 不是摆弄手里的文具 , 就是摆弄自己的衣服 , 或者把手伸到同桌那里干扰别人的学习 , 哪怕是课桌上的一片小纸片 , 也能让他研究半天而不听老师讲课 。那时 , 我经常看着刘毅汶感到做教师的悲哀 , 堂堂一个大活人竟然比不上一片小小地纸片对孩子有吸引力 。为此 , 我经常请他的家长 , 苦口婆心地说教不知做了多少 , 保证书写了一份又一份 , 但每次都三分钟热度 。有一天 , 我意外的发现 , 刘毅汶的头上有一片头发被剪掉了 , 露出来的是个大大的疙瘩 , 红红的 , 鼓鼓的 , 挺吓人的 。不问不知道 , 一问吓一跳 。原来是他那脾气暴躁的父亲得知儿子不好好学习后 , 用儿子正在玩耍的玩具砸的 。当时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傻孩子呀 , 学习对你来说怎么这么难那! 是意料之中 , 又是意料之外 , 三天不到 , 也许是刘毅汶头上的伤痕已经好了的缘故 , 他又犯了老毛病 , 把我气得—— 静下心来 , 我不得不从新思量这件事 , 看来打和骂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 除了彼此互相伤害 , 一无是处 。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不能去寻找和挖掘刘毅汶的闪光点呢?于是我们中队召开了“我来夸夸你”的主题队会 。班长彭星惠是个很负责任的孩子 , 她的纸条是写给调皮大王的:刘毅汶虽然有很多缺点 , 但他热爱劳动 , 爱帮助同学 , 他对待别人很大方 。刘毅汶 , 你愿意接受我和同学们的帮助 , 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吗?我以为刘毅汶会满不在乎 , 没想到他从座位上“腾”地一声站起来 , 一脸严肃、一脸认真的说:“彭星惠 , 谢谢你 , 请大家以后监督我 , 提醒我吧 , 我一定会努力的 。” 接下来 , 课上总能看到同桌时不时用胳膊捅捅刘毅汶 , 他马上又坐好了;课下 , 总有人提醒他:刘毅汶 , 我们一起写作业吧;刘毅汶 , 你该扫地了……每每看到这种情况 , 我总是毫不含糊的把表扬和肯定送给刘毅汶和帮助他的同学 。慢慢地 , 慢慢地 , 他真的变得爱学习了 , 变得招人喜欢了 , 他完全融入了集体当中……是啊 , 爱是阳光 , 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 , 可以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笔 , 可以点石成金 。要快乐、也要健康 作为班主任 , 我心里知道 , 仅做一个传播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 , 必须做一个既关注学生精神成长 , 又能成为学生成长示范的“人师” 。因为小学阶段 , 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起始阶段 ,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 那样 , 我将愧对孩子 , 愧对家长 , 愧对祖国 。有一段时间里 , 班里流行一些不健康的顺口溜 , 我们称之为“灰色童谣” 。伴着那些污浊的词语 , 孩子们身上也滋生了许多不良习惯 。为了纠正同学们的不良行为和做法 , 我特意准备了一个名为“七彩童谣”的主题队会 , 在辅导员讲话这个环节 , 我动情的对孩子们说:“孩子们 , 童谣是诗 , 童谣是歌 , 童谣是我们课余生活的好朋友 , 你们唱它、跳它 , 那是因为它能给你们带来快乐和笑声 , 孩子们 ,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美好的人和事 , 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编成儿歌 , 请大家想一想:跳着自己喜欢的游戏 , 唱着自己爱听的歌谣 , 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啊!孩子们 , 让我们乘着“七彩童谣”的风帆行动起来 , 一起加入创编新童谣的活动中吧!在我的感染和倡议下 ,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 , 互相探讨、切磋 , 快乐着忙碌着 。”那些日子里 , 说脏话的少了 , 打架的没了 , 告状的几乎也没了 , 我和孩子们沉浸在歌声和笑声中 。2008年 , 我们的《七彩童谣》主题队会在开发区传唱新童谣的展示课上获得嘉奖 , 我们中队创编的十几首新童谣在区级刊物上发表 , 同年度 , 本人被评为开发区的“师德标兵” 。在我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下 , 2009年 , 我们中队又被评为“安阳市文明班集体” , 本人被评为“安阳市优秀班主任” 。爱让我们共成长 2010年春节过后 , 我意外的发现班里的中队长王研状态不对劲 。原来的小姑娘总是面带微笑 , 充满自信 , 上课注意力集中 , 下课对班级十分的有责任心;而今天的王研上课精神萎靡 , 每隔四五分钟就要用双手去揉眼睛 , 而且一节课下来往课桌上趴三四次 , 下课走路总是独来独往 , 好像不敢抬头正眼看别人 。于是 , 我便利用课余时间把王研找来 , 关切地问:“王研 , 你眼睛怎了?”王研想都不想 , 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说:“没什么呀 , 就是感觉有些累 。”我又说:“为什么会感觉累呢?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儿吗?”她又说:“没有啊 , 就是感觉累 。”一看谈话无法进行下去了 , 我便迅速结束了与王研的第一次谈话 。但是关于王研的变化 , 我并没有放弃 , 于是我打电话与家长沟通 , 家长也说家里没事 , 就是发现王研变了 , 而且多次谈话都无法进行 , 甚至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烦躁和抵触情绪 , 家长还一再请求通过老师来了解事情真相 , 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从教十五年来 , 我第一次遇到如此棘手的问题 , 眼看着王研的情绪一天天消沉 , 眼看着王研的成绩一落千丈 , 作为人师的我心痛无比 , 仿佛一个医生无力挽救手中病人的生命 , 无奈与无助让我再次体会到作为教师的悲哀 。为了王研 , 多少个夜晚我辗转难眠;为了王研 , 多少次在梦里梦见王研笑了 , 亦或听见王研给我诉说她的苦恼 , 然而梦醒之后却是一场空 。不甘失败的我继续找机会与王研交流 , 直到有一次与王研谈话时 , 我发现她时不时看手腕上的表 , 我才意识到这种谈话没有任何作用 , 反而增加了她的思想负担 。于是我果断决定 , 谈话到此为止 。那一次也就成了我与王研的最后一次谈话 。不会忘记 , 2010年5月24日那天上午 , 同学们正在紧张地做着数学试卷 , 一直关注王研的我突然发现王研那天出奇地认真 , 从头到尾 , 整张试卷就像写作文一样一气呵成 , 那一刻 , 我仿佛又看到了昔日那个朝气蓬勃的充满自信女孩儿 , 心头不禁一热 , 不争气的眼泪早已模糊了我的视线——为了王研 , 也为了自己 。结果证明:王研那场考试非常成功 , 以98分的好成绩名列班级第二名 。于是 , 我在分发试卷时 , 特意点名表扬王研同学本次测试取得了成功 , 我提议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祝贺王研同学顺利闯关 , 当掌声响起来 , 我又一次看到她脸上荡起了羞涩而自豪的微笑 。从那以后 , 我们的王研真的一天天好了起来 , 昔日的她又回来了…… 是啊 ,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困难 。作为老师 ,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 , 一定要给孩子们提供适宜的帮助和引导 , 且不可太过 。每当想到这儿 , 我都要在心里默默地说:王研 , 加油!为了你的成长 , 也为了老师的成长 ,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加油吧! 爱的回馈 不会忘记 , 永远不会忘记2010年9月10日的那天早晨 , 班长和学习委员神秘的蒙上了我的眼睛 , 不由分说的左右夹击 , 搀扶着我走出了办公室 , “孩子们 , 干啥呢?”我心不由衷的嗔怪着 , 心里却充满了幸福 。那一刻 , 我觉得我们像知心的姐妹;那一刻 , 我觉得我们像心心相印的母女;那一刻 , 我甚至幻想等我老了 , 我的孩子们也会像今天这样 , 搀扶着我一路走下去;那一刻 , 我用从来没有过的心情感受了从办公室到教室的那段虽短却遥远的路程 , 温暖和爱袭击了我的整个心灵、、、、、、走到教室 , 当我的面纱被揭开的那一瞬间 , 我的眼前应入了点点烛光 , 耳畔响起了甜美地“祝你生日快乐 , 祝你生日快乐、、、、、、”那一刻 , 我的眼眶禁不住潮湿了 , 一股无法抗拒的暖流涌上心头 , |昔日的苦和累都烟消云散 , 留在心底的只有幸福和快乐 。谁说孩子们不懂事儿 , 谁说我们的孩子只知索取 , 不懂回报 , 他们用行动证明自己在一天一天长大 , 他们用行动证明自己没有忘记关心和爱护他们的每一个 , 他们用行动让我体会到做教师的自豪、、、、、、也许正是这爱的回馈支撑着我一直无怨无悔的站在这三尺讲台上!“谢谢你们带给老师的快乐 , 孩子们 , 请接受老师真诚的感谢吧!” 十五年来 , 不会忘记 , 为了走近班里那个胆小的杨艳芳 , 我和他一起跳皮筋的笨拙情形;不会忘记 , 为了鼓励自卑的陈争辉 , 我经常用自己关注的一瞥、爱抚的一摸 , 让他感受到师爱的力量;不会忘记 , 为了给后进生补差 , 我和王文豪在路灯下赛跑的一幕;不会忘记 , 为了让同学们有一颗感恩之心 , 我利用课前五分钟在班里开展的“谢谢你”的小栏目……不会忘记 , 怎能忘记 , 那小小的三尺讲台洒下了我多少的青春热血;不会忘记 , 怎能忘记 , 那小小的三尺讲台 , 承载了多少孩子的少年梦想 。爱在三尺讲台 , 因为那里记载了我十五年来的青春岁月 , 而且还在继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