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中国生物CNBG发布消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杨晓明研究员团队最新发现了一种可有效应对新冠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单克隆抗体 , 这意味着对该病毒的攻克有望迎来特效药 。
【抗体|德尔塔毒株再肆虐!中国研究团队发现特效药,比疫苗还管用】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 , 科学界便一直在探究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 。 探究中发现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是血浆疗法——提取新冠康复者的血浆 , 然后对感染者进行注射治疗 。 该治疗原理为:康复者血浆中具有能够识别并对抗感染者体内新冠病毒的抗体 。 但此种方法很难进行大规模运用 。
但若是先鉴定出康复者血浆中可有效中和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 然后通过克隆单一细胞的方式对这种抗体进行大量生产 , “大规模运用”的问题便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 对应的 , 该种抗体也被称作“单克隆抗体” 。 其因能像导弹那样精准识别并消灭致病抗原 , 因而又名“生物导弹” 。
杨晓明研究员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在筛选出的对新冠病毒具有高度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中 , 中和活性最强的是一个名为“2B11”的抗体 。 它能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导致的体重减少、肺部病毒载量以及肺部炎症 , 具有特异性、毒性低的优势 。
但作为现阶段进行疫情防控和治疗最有力工具的疫苗和单克隆抗体相比较 , 二者在作用机理和防治效果上又有什么区别呢?疫苗属于抗原(病原微生物本身经过减毒或灭活之后的成分) , 用于刺激身体产生免疫力 , 从而产生预防作用;而直接输入抗体 , 则可使身体立即获得免疫力 , 但维持时间较短 , 因而在新冠肺炎问题上 ,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短期预防、紧急预防和早期治疗上 。
但对于由德尔塔变异病毒导致的新冠肺炎 , 生产单克隆抗体所需成本较高 ,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首席执行官塞思·伯克利曾说:“这种疗法的价格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降到在全球范围内可负担得起的水平 。 ”因此 , 在需有序推进有关该抗体的临床申报工作外 , “如何降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成本?”也是现阶段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 但对于大众而言 , 积极进行疫苗接种无疑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 。
推荐阅读
- 中科西部干细胞研究院:干细胞如修理大师,调整失控的免疫系统!
- 形变:研究人员发现使病毒失活的新策略
- 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化合物可以保障宇航员的安全
- 小伙浏览不良网站看到一段视频,发现女主角竟是女友,气得报警
- 研究: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再次感染风险或降低87%
- 奥密克戎揭示了人类免疫力
- 研究显示:感染了新冠的HIV患者容易产生新冠病毒变异
- 考古学家怀疑是史前核战争遗址的摩亨佐·达罗古城,古印度文明
- 为什么全世界有那么多“蛇岛”,而且岛上的蛇还会越来越毒呢?
- 著名的“克莱因瓶”是什么?为什么将地球上的水倒进去也装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