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周深”余空走红“好声音”:出身戏曲世家,曾经参赛“一轮游”|上游对话 | 戏曲

“梅州周深”余空走红“好声音”:出身戏曲世家,曾经参赛“一轮游”|上游对话 | 戏曲
文章插图

声音空灵、细腻,这让学员余空在《2021中国好声音》第二期还没播就小红了一把。因为来自广东梅州,“梅州周深”的外号也在上周预告片刚出来时就不胫而走。事实上,这个大男孩还真的不简单,导师评价已经无需多言;8月10日接受上游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余空就把自己和音乐相关的成长经历来了一次和盘托出:原来他出生于一个戏曲世家。
当戏曲遇上流行音乐
上周五(8月6日)晚,《2021中国好声音》第二期里,来自广东梅州的音乐博主余空是以一首霍尊的《恰好》俘获大家的心的。空灵细腻中带着一丝厚重与结实,咬字发音也独具风格。
当谈及为何会选择《恰好》这首歌时,余空坦言:“这首歌的转音设计非常巧妙,而且我也尽可能的把气息控制这项特长加入到这首歌中,我觉得挺适合我的。”最终,凭借独特的声音特质,余空一开嗓便收获了一众导师的赞叹,并赢得了那英张碧晨和李克勤吴莫愁两组战队的默契转身。
“梅州周深”余空走红“好声音”:出身戏曲世家,曾经参赛“一轮游”|上游对话 | 戏曲
文章插图

之所以能从想到说,都梳理得这么头头是道,这是因为余空其实出生于一个戏曲世家——他的父亲是广东汉剧的导演和演员,爷爷奶奶也是资深的广东汉剧演员。但他走上音乐之路,和这个家庭背景既关系紧密,同时又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
众所周知,戏曲学习涉及唱念做打的方方面面,但余空却是“打小身子骨就硬,跟钢筋一样。”所以,即便出身戏曲之家,但因自身条件限制余空其实并未系统地学习过戏曲。只是家庭戏曲氛围的熏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余空是在高中时发现自己喜欢唱歌的。一次校园音乐比赛的失利,让奶奶成为了他音乐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奶奶的严厉指导下,一年之后的余空从之前的“一轮游”成功逆袭为冠军。
“首先是气息控制,我们需要练习气息来达到拖、颤、强、弱音;然后是转音,戏曲转音其实是一种弱的滑音;最后就是音色,戏曲发声的位置不同,出来的声音的共鸣大小也会不同,音色也会随之改变。”在采访中,余空讲述了汉剧对他音乐风格和声音特质的影响。戏曲的基本功让余空对声音的强弱控制非常细腻,同时对音色的变换手到擒来。
“梅州周深”余空走红“好声音”:出身戏曲世家,曾经参赛“一轮游”|上游对话 | 戏曲
文章插图

在余空的身上,展现着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碰撞的火花,也激起了导师那英与李克勤的“抢人”热情。最终,因对粤语歌的情有独钟,余空选择了李克勤战队。余空笑着说:“我能听懂一些粤语, 克勤老师跟我唠嗑可以不用那么刻意地发出标准的‘普通发’。”
一定会撕去“梅州周深”的标签
一路走来,余空遇到的困难自然是不少。没钱出专辑时,他可以为了省钱好久不买衣服。说到这里时,余空笑言:“好在我是在广州,一件T恤春夏秋冬都能穿。”
无论在台上台下,余空的性格都格外“圈粉”。天性乐天的他,想事情喜欢从简,却凭借着一股韧劲在坚持着他所热爱的。他兴趣广泛,从画画、美食到塔罗牌、占卜,当然首位还是音乐。为了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平时他不仅会到街边去演唱,也会为自己翻唱的歌曲配上插画,在网络视频平台分享。
“梅州周深”余空走红“好声音”:出身戏曲世家,曾经参赛“一轮游”|上游对话 | 戏曲
文章插图

在采访中他身为广东人的“吃货”属性展露无遗。他是这样形容他的转音的:“我可以唱得跟黄瓜一样脆,也可以像年糕一样黏”;他称精通汉剧的家人是“粤菜大厨”,而流行音乐则是“湘菜”;他更是新颖地将唱歌比喻成做菜,他在唱歌时灵活控制声线与音色,做到“这道菜需要放什么调料就去放什么”,甚至去“研究一种新的菜”。
也许正因为如此乐天的性格,他才可以坦然面对他人的评价。很多第一次听余空唱歌的人,都会说他唱得像周深。而面对这种看法,余空坦然面对:“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周深是我的榜样,我是肯定要向他学习的。”而他也相信,自己一定会撕去这个标签:“我想我之后的表现会让我的特点完全展现出来,毕竟我是余空!”
同时,余空还提到,“我觉得我还有特别多需要学习和补充的地方,比如情感的传递、风格的尝试等,这些都是我应该去容纳进来的。”
“梅州周深”余空走红“好声音”:出身戏曲世家,曾经参赛“一轮游”|上游对话 | 戏曲】上游新闻采访人员 裘晋奕 实习生 陈安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