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眸|“萌探”“剧本鲨”等推理综艺频出,谁能成为下一个“明侦”?( 三 )


“综艺口的团队本身就不具备强编剧能力,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他对毒眸透露,《明侦》从第二、第三季开始就很注重编剧基因,和国内很多编剧团队,包括推理悬疑的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合作,然后再经过综艺化改编,来生产综艺内容。
《明侦》第六季的制片人何舒也在采访中透露,节目组会邀请推理小说家进行轨迹设计,在比较专业的领域也会邀请警察顾问、律师顾问、法医顾问等作为编外人员,确保剧情推进的合理性。
毒眸|“萌探”“剧本鲨”等推理综艺频出,谁能成为下一个“明侦”?
文章插图

“嘉宾配置、场地这都是钱的问题,都可以聊,剧本是核心,”阿章表示,“如果后续的同类节目想拓展新的方向,可能是需要在剧本上比《明侦》再高一个级别,这个挺难的,也许有人可以做到。”
推理综艺的垂类困境
需要接受考验的推理综艺不止眼下的《萌探探探案》和《奇异剧本鲨》,爱奇艺后续的节目和优酷、芒果TV的同赛道待播综艺,都在等待下一个机会降临。
平台为什么选在今年大举入局推理综艺?或许是悬疑题材原本的基础和剧本杀风行的双向推动所致。
悬疑题材一直在剧集领域有一定的大众基础。无论是让潘粤明翻红的《白夜追凶》,还是作为“迷雾剧场”第一枪的《无证之罪》,这些走红的高口碑网剧,不少都以悬疑推理作为主要元素。而去年《隐秘的角落》以“一起爬山吗”的玩梗出圈,让剧集收获超过90万人的8.8豆瓣高分,证明这一垂类题材拥有出圈的潜力。
毒眸|“萌探”“剧本鲨”等推理综艺频出,谁能成为下一个“明侦”?
文章插图

《隐秘的角落》证明这一垂类题材拥有出圈的潜力
另一方面,剧本杀、密室逃脱正在变成年轻一代线下社交聚会的潮流玩法。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剧本杀市场规模已达120亿,预计2021年将达到170亿。根据相关调查,剧本杀已经成为目前主流的线下娱乐方式之一,选择用户占比36.1%。
综艺始终在追逐受众感兴趣的垂类题材,但说唱、脱口秀、乐队等品类已经有不同的综艺IP持续深耕,综艺团队也需要从其他方向寻找灵感。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就曾在采访中提到,线下剧本杀市场已经蔚然成风,“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在线下的社交和娱乐过程中把刷密室、拼车玩剧本杀当成了常态,我们不可以视而不见”。
但成为垂类本身就意味着门槛,推理综艺这一品类,成为国民度足够高的综艺IP并不容易。
推理综艺首先存在一定的观看门槛。推理类节目的长故事线、抽丝剥茧的剧情逻辑,让观众很难碎片式观看除了搞笑段落集锦之外的其他内容,况且也并非所有观众都能够快速接受所有线索、跟上嘉宾推理的思路。
毒眸|“萌探”“剧本鲨”等推理综艺频出,谁能成为下一个“明侦”?
文章插图

一位《明侦》的观众告诉毒眸,节目发展至今,有几期中提到的堪称密集的信息量,甚至需要拿出本子做笔记,才能跟上嘉宾的思路、体会推理的乐趣。随机点开一集开始看的新观众,则很容易被复杂的推理、一刻不能挪开眼神的高密度剧情“劝退”。
云合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网络综艺的有效播放表现中,《明侦6》以4.59亿的有效播放位列第四,比它晚播五个月、定位是“合家欢”的《萌探探探案》“后来居上”,揽获3.05亿有效播放,仅仅落后一名,但前者的豆瓣评分是8.6,后者仅有5.1。
“纯硬核推理大概率到不了国民IP的量级,”王梦池认为单纯的推理题材可能会让观众感受到门槛,但将推理元素融入其他类型的综艺,或许会更好接受,“《极挑》也有相对硬核的博弈,只是制作团队能力太强,很好地掩盖掉了硬核的部分,展示出来的是趣味性高的内容。所以要是说有推理元素的综艺,能达到国民IP的等级,还是很有可能的。”
或许未来会有“超越者”出现,但如何把握节目的方向,to be or not to be,需要好好考虑。
文 | 龙承菲
编辑 | 张友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