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木的成语67个,带解释例句( 二 )


例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九回)
诽谤之木fěibàngzhīmù成语解释: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 。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
成语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
大兴土木dàxīngtǔmù成语解释: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 。大规模地盖房子 。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一:“奸佞之臣,罔真宗以符端,大兴土木之役,以为通宫玉清昭应之建 。”
例句:灵王既归,耻其无功,乃大兴土木,欲以物力制度,夸示诸侯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七回)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fēngshēnghèlì,cǎomùjiēbīng成语解释:唳:鸟鸣 。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
成语出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
例句:狼狈逃窜的匪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吓得魂不附体 。
刚毅木讷gāngyìmùnè成语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
槁木死灰gǎomùsǐhuī成语解释: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 。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例句: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木已成舟mùyǐchéngzhōu成语解释:树木已经做成了船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
画地刻木huàdìkèmù成语解释: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
成语出处:《梁书·王僧儒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 。丛棘既累,于何可闻?”
山木自寇shānmùzìkòu成语解释: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 。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
成语出处:《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
金口木舌jīnkǒumùshé成语解释: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 。指宣扬教化的人 。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
刻木为吏kèmùwéilì成语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 。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