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名的成语106个,带解释例句( 五 )


例句:都为那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蚁阵蜂衙,将一片打劫的心,则与人争高论下,直等待那揭局儿死时才罢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
名不虚传míngbùxūchuán成语解释: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 。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
成语出处:《史记·游侠列传》:“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士不虚附 。”
例句: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 。(宋·华岳《白面渡》诗)
显亲扬名xiǎnqīnyángmíng成语解释:显:显赫;亲:父母;扬:传扬 。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
成语出处:《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例句:倘得一官半职,显亲扬名,封妻荫子,光耀门闾,乃儿之志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
名垂千古míngchuíqiāngǔ成语解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例句: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
名垂青史míngchuíqīngshǐ成语解释: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 。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 。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
成语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
例句:无不希望捧着张献忠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名垂青史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
名垂竹帛míngchuízhúbó成语解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成语出处:《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
有名无实yǒumíngwúshí成语解释: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
成语出处:《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 。”《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例句:多数政治,在将来或有做到的日子,但现在却是有名无实的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名副其实míngfùqíshí成语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
成语出处: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符,过人甚远 。”
例句:而况教育能不能名副其实,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 。(叶圣陶《桥上》)
名高天下mínggāotiānxià成语解释:比喻全国闻名 。
成语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
名过其实míngguòqíshí成语解释: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
名缰利锁míngjiānglìsuǒ成语解释: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