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名的成语106个,带解释例句( 六 )


成语出处: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
例句:我们原系方外闲人,逍遥散淡,无束无拘,又何名缰利锁之不能解脱耶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
名利双收mínglìshuāngshōu成语解释: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实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没有强如做官的了 。”
名列前茅mínglièqiánmáo成语解释: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
例句:去年弟在京师,听说二公子中了秀才,且名列前茅,颇为学台赏识,实在可贺可贺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
名落孙山míngluòsūnshān成语解释: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 。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
成语出处: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
例句:若不幸名落孙山,那时更自难堪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一回)
名满天下míngmǎntiānxià成语解释:天下闻名 。形容名声极大 。
成语出处:《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
例句: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 。(宋·苏轼《上梅直讲书》)
名贸实易míngmàoshíyì成语解释:贸:齐等;易:变易 。指名称相似,实质不同 。
成语出处:《商君书·开塞》:“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也 。”
功成名就gōngchéngmíngjiù成语解释:功:功业 。就:达到 。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例句: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 。(元·范子安《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二折)
名山大川míngshāndàchuān成语解释: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
例句:虽然那子胥多有本事,凭着俺这名山大川,长江险阻,那伍子胥怎便容易到的俺国来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
功成名遂gōngchéngmíngsuì成语解释:遂:成就 。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
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例句: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 。(元·范子安《竹叶舟》第二折)
名山事业míngshānshìyè成语解释:指著作 。
成语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