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取的成语52个,带解释例句( 二 )


例句:哗众取宠的人,是不受人欢迎的 。
苟合取容gǒuhéqǔān成语解释: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 。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jiànzhībùqǔ,sīzhīqiānlǐ成语解释: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
例句:呀,道兄差矣!岂不闻见之不取,思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远去?(明·张风翼《红拂记·俊杰知时》)
分文不取fēnwénbùqǔ成语解释:一个钱也不要 。比喻不计报酬 。
咎由自取jiùyóuzìqǔ成语解释: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 。指自作自受 。
成语出处:《三国志·刘封等传评》:“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
例句:然而据我看来,他实在是咎由自取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
取予有节qǔyùyǒujié成语解释: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成语出处:《淮南子·本经训》:“取予有节,出入有时 。”
人弃我取rénqìwǒqǔ成语解释: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 。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
成语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
杀鸡取卵shājīqǔluǎn成语解释:卵:蛋 。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 。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
成语出处:《伊索寓言》
例句:请皇上勿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为小民留一线生机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jǔrúhóngmáo,qǔrúshíyí成语解释:举一根羽毛,拾一件东西 。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
成语出处:《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
投机取巧tóujīqǔqiǎo成语解释: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 。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
例句:学习要勤奋刻苦,踏踏实实,不能靠投机取巧取得成功 。
灭虢取虞mièguóqǔyú成语解释: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
成语出处:虢、虞:周朝国名 。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虞国,出师伐虢国 。灭虢后,又回师灭掉虞 。
例句: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
能近取譬néngjìnqǔpì成语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 。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