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闻的成语72个,带解释例句

百闻不如一见bǎiwénbùrúyījiàn成语解释:闻:听见 。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成语出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
例句: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
博洽多闻bóqiàduōwén成语解释:洽:广博;闻:见闻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成语出处:《后汉书·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
博闻辩言bówénbiànyán成语解释:博:多 。闻:传闻 。辩言:巧言 。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
不相闻问bùxiāngwénwèn成语解释:闻问:通消息,通音讯 。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成语出处:《汉书·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 。数年,不闻问 。
例句:又三年,一贫如洗,更屡试不第,亲故白眼相向,渐至不相闻问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
博闻强识bówénqiángzhì成语解释: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成语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例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
腥闻在上xíngwénzàishàng成语解释: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 。比喻丑名远扬 。
成语出处:《尚书·酒诰》:“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
旷古未闻kuànggǔwèiwéi成语解释: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
不求闻达bùqiúwéndá成语解释:闻:有名望;达:显达 。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候 。”
例句:因此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做庄家,学耕稼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耳闻目见ěrwénmùjiàn成语解释: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
博闻强记bówénqiángjì成语解释: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成语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例句: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