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闻的成语72个,带解释例句( 二 )


诟如不闻gòurúbùwén成语解释:诟:辱骂 。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不动声色,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 。
闻雷失箸wénléishīzhù成语解释: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方食,失匕箸 。”
闻一知二wényīzhīèr成语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 。形容善于类推 。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喜闻乐见xǐwénlèjiàn成语解释:喜欢听,乐意看 。指很受欢迎 。
例句: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小说 。
殚见洽闻dānjiànqiàwén成语解释:殚:尽,完全;洽:广博 。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 。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
成语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
例句:殚见洽闻,非后儒所能及矣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礼记》)
博学多闻bóxuéduōwén成语解释: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
例句:博学多闻,性气英迈,幅巾布裘,游于东西两浙间 。(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
耳闻不如目见ěrwénbùrúmùjiàn成语解释: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 。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
例句: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目见,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目击耳闻mùjīěrwén成语解释: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
例句:我又愿意知道一点十七年前的三月二十九日的情形,但一时找不到目击耳闻的耆老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耳闻目击ěrwénmùjī成语解释:击:接触 。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
成语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得附名骥尾,以诏不朽,岂非幸欤!”
不闻不问bùwénbùwèn成语解释:闻:听 。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 。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
例句:大约这里的环境,本非有利于病,而不能完全不闻不问,也是使病缠绵之道 。(《鲁迅书信集·致沈雁冰》)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rúwéiqíshēng,rújiànqírén成语解释: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 。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