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失的成语82个,带解释例句( 七 )


时不可失shíbùkěshī成语解释:时:时机,机会;失:错过 。抓住时机,不可错过 。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
例句:此天遣我以报复之机,时不可失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九回)
恍然若失huǎngránruòshī成语解释: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 。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
贪小失大tānxiǎoshīdà成语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 。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 。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 。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
例句: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魂亡魄失húnwángpòshī成语解释:魂、魄:即迷信所说的灵魂 。形容万分惊恐,不知所措;有时也指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 。
成语出处:汉·杨雄《羽猎赋》:“魂亡魄失 。”
亡魂失魄wánghúnshīhún成语解释: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
例句:孔子好象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鲁迅《故事新编·出关》)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jībùkěshī,shībùzàilái成语解释:失:错过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 。”
为小失大wèixiǎoshīdà成语解释: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 。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你若不肯,他就告诉了大老爷,找你点错处,革掉了你,你能为小失大吗?”
鸡虫得失jīchóngdéshī成语解释: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
成语出处:唐·杜甫《缚鸡行》诗:“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
例句:鸡虫得失,蜗角争持,闹得天翻地覆,日月无光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五回)
惜指失掌xīzhǐshīzhǎng成语解释:惜:吝惜 。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 。比喻因小失大 。
成语出处:《南史·阮佃夫传》:“又庐江何恢有妓张耀华美而有宠,……见张氏,悦之,频求 。恢曰:‘恢可得,此人不可得也 。’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耶?’遂讽有司以公事弹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