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调的成语22个,带解释例句

陈词滥调chéncílàndiào成语解释: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 。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
例句:所以常常是那套褪色的陈词滥调,诗的本身并不能比题目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调兵遣将diàobīngqiǎnjiàng成语解释:调动兵力,派遣将领 。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
例句: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调虎离山diàohǔlíshān成语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 。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
例句: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
风调雨顺fēngtiáoyǔshùn成语解释:调:调和;顺:和协 。风雨及时适宜 。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
成语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
例句: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弓调马服gōngdiàomǎfú成语解释: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
成语出处:《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
调和鼎鼐tiáohédǐngnài成语解释: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 。于鼎鼐中调味 。比喻处理国家大事 。多指宰相职责 。
成语出处:《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
例句: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万人之上,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
调嘴弄舌tiáozuǐnòngshé成语解释:调嘴:耍嘴皮 。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例句:你出去了几时,那杜兴十分放肆,不时进来调嘴弄舌,要来欺骗我,没些尊卑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回)
野调无腔yědiàowúqiāng成语解释: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
众口难调zhòngkǒunántiáo成语解释: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 。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
蜜里调油mìlǐtiáoyóu成语解释: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
南腔北调nánqiāngběidiào成语解释: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 。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
成语出处: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