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吞的成语19个,带解释例句

蚕食鲸吞cánshíjīngtūn成语解释: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 。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
成语出处:《韩非子·存韩》:“诸侯可蚕食而尽,赵氏可得与敌矣 。”
例句:在乾隆时代,英吉利灭东印度,据孟加刺,渐肆其蚕食鲸吞手段,兼并那东、中、南三印度之地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回)
漆身吞炭qīshēntūntàn成语解释: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 。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 。……又吞炭为哑,变其音 。”《史记·刺客列传》:“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
囫囵吞枣húlúntūnzǎo成语解释:囫囵:整个儿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
例句: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
生吞活剥shēngtūnhuóbō成语解释: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 。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
成语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
例句: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半吞半吐bàntūnbàntǔ成语解释: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
例句:你这大汉毕竟为甚杀他?从实说来!你莫半吞半吐,俺不明白 。(《镜花缘》第二十八回)
狼吞虎咽lángtūnhǔyàn成语解释: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十人自来吃酒……须臾之间,狼飧虎咽,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 。”
例句:走了这半日,肚中饥饿,狼吞虎咽吃了一回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
饮恨吞声yǐnhèntūnshēng成语解释: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 。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
蛇欲吞象shéyùtūnxiàng成语解释:蛇想吞下大象 。比喻贪欲极大 。
成语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气吞山河qìtūnshānhé成语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 。形容气魄很大 。
例句: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