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心得体会|学习‘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实践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我认为 , 不懂得哲学的人 , 是无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没有哲学思维功底做铺垫 , 也是无法进行事物抽象思维的 , 因此 , 认真学习哲学十分必要 。直到今天 , 我仍经常读《矛盾论》、《实践论》这些哲学著作 。一九三七年毛泽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 , 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
【实践论心得体会|学习‘实践论’的心得体会】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 , 轻视实践 , 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 , 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 , 具有现实针对性 。《实践论》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 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 这一基本观点 , 对批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和媚外思想 , 端正在思想、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做人(个体的和社会的人)的思想工作)的态度 , 有极强的针对性 。毛泽东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 , 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 , 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 , 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同样 , 工作中要了解与掌握人的思想和正确的理论、观点 , 都必须深入实践 , 调查研究 , 从群众中来 , 到群众中去 , 掌握第一手材料 。教条主义者认识真理的道路的根本错误 , 就在于他们熟读、背诵和摘引经典书籍的个别词句 , 自以为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理论家 , 把经典书籍当作教条 , 生吞活剥 , 脱离群众 , 空谈理论 , 吓唬人 , 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 。如一些打着改革招牌的假经济学家和所谓精英人物们认为 , 中国的经济改革现在已到了攻坚的最后阶段 , 一个十字路口 , 向前走 , 就是建立迎合美、英要求的完善市场经济 , 不与美、英等国际接轨 , 就是向后退 , 就是回到计划经济的死路 。此类理论谎谬得很(帝国主义用精英之口亡中国的理论) , 正是这些年来误国之根源 。中国当前确实也处在十字路口 。近年来脱离中国实际情况的国营企业私有化运动的后果 , 已经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广泛层面上 , 逐渐浮现 。在私有化运动过程中 , 提出的下岗分流 , 减员增效的错误口号 , 已造成千上万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这违背党和政府最初的承诺 , 违背了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精神 , 使得一些人在没有群众的监督下造成国有资产有目标的流失;在私有化运动过程中 , 教育产业化 , 造成更多的家庭孩子没钱读书 , 甚至于发生极端情况;在私有化运动过程中 , 医院背离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原则的改革 , 造成了全国有近一半的病人有病不去医院 , 去医院的人一半应住院不住院 。激化了社会矛盾、阶级矛盾 , 已经到了危害人民和平生活的边缘 , 严重背离了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要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这是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国企私有化运动难道还不应当立即终止吗?中国的社会形势、安全形势和国际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 对当前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 ,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才能解释 , 也才能找到恰当的对策 。这就是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经济建设为中心 , 其它私有制经济为辅) 。因此 , 加强党的思想 , 组织和作风建设 ,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 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崇洋媚外思想 , 在当前显得由其重要和紧迫 。只有解决了指导思想问题 , 才能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 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