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心得体会|“为中华而教”——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7月12日7月15日 , 我参加了为中华而教的顶岗实习培训 , 短短的几天 , 学了很多东西 。总觉得不同思维的人文科生 , 理科生 , 学数学的 , 学文学的 , 学科学的 , 学人文的同学聚集在一起 , 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期间领略到他们的专业风采 , 受课堂上老师妙语连珠 , 循循善诱的熏陶 , 老师举的例子生动丰富 , 贴切 , 思维的火花撞击着我的脑袋 , 偶尔有醍醐灌顶和酣畅淋漓的感觉 , 让我受益匪浅 。
2011年7月12日
今天是第一天培训 , 每个队员都穿着桃红色的志愿服 , 借用王红老师的话:今天我们的开班典礼很隆重 , 是一种朴实的隆重 , 朴实是参与人员都是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 是一家人 , 隆重是我们的心情 , 我们充满热情和激情澎湃的心情!一开始 , 王老师就给人一种亲近感 , 培训的气氛被调动起来了!
在破冰之旅团队及心理建设中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关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爱的故事 , 要求每组总结出给我们组员印象最深的关键字和词语 , 并记录在纸上 , 我们每个队员都积极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 每个人都讲得如此之精彩;而让我的内心汹涌澎湃的词语是发现和尊重 。
都说老师要像伯乐一样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 即睁大眼睛发现孩子的优点 , 如果对于每个孩子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 , 不走近学生 , 亲近学生 , 就无法深入了解他们 , 就不可能帮助他们完善自己 , 取得进步 , 教师育人功能就不能实现;尊重 , 对待每个学生都要平等 , 尊重 , 每个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 发展中的人 , 有自己的想法 , 自己的的特点 , 要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 解决问题;不要扼杀孩子的个性 , 更不能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对他们有偏见 , 应该利用各合理的渠道深入了解 , 寻找问题的源头 , 再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 让孩子与你没距离感 , 没有防备 , 愿意和你交流 , 那么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 。
我们队一致认为爱、差也是一个老师很需要的一种心态 , 差生本来就容易被忽略 , 这时候他们会有脱离集体的失落感 , 或是很调皮 , 或是孤僻甚至被孤立 , 被忽略太久 , 以至于没有健康 , 阳光快乐的心态 , 这对他们的发展往往构成阻碍 , 所以老师更需要去尊重他们 , 睁大眼睛发现这个群体的闪光点 , 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他们多一点的关爱 , 用爱感化他们 ,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 从而找回自信 , 找回集体 , 慢慢进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