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 元素周期表( 二 )


19世纪初 , 道尔顿创立了化学中的原子学说 , 并着手测定原子量 , 化学元素的概念开始和物质组成的原子量联系起来 , 使每一种元素成为具有一定(质)量的同类原子 。 1841年 , 贝齐里乌斯根据已经发现的一些元素 , 如硫、磷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事实 , 硫有菱形硫、单斜硫 , 磷有白磷和红磷 , 创立了同(元)素异形体的概念 , 即相同的元素能形成不同的单质 。 这就表明元素和单质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 不相同的 。 19世纪后半叶 , 在门捷列夫建立化学元素周期系的时间里 , 明确指出元素的基本属性是原子量 。 他认为元素之间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不同的原子量上 。 他提出应当区分单质和元素两个不同概念 , 指出在红色氧化汞中并不存在金属汞和气体氧 , 只是元素汞和元素氧 , 它们以单质存在时才表现为金属和气体 。 不过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在19世纪末 , 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相继被发现 , 导致科学家们对原子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 1913年英国化学家索迪提出同位素的概念 。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而原子量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异体 , 它们位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方格位置上 。 从理论上说 , 化学元素周期表还有很多元素需要补充 , 第七周期应有32种元素 , 而还未发现的第八周期应有50种元素 。 所以 , 元素周期还需要不断的补充与完善 。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ⅠA
ⅡA
ⅢB
ⅣB
Ⅴ B
ⅥB
ⅦB

ⅠB
ⅡB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H


2
He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9
K

20
Ca

21
Sc

22
Ti

23
V

24
Cr

25
Mn

26
Fe

27
Co

28
Ni

29
Cu

30
Zn

31
Ga

32
Ge

33
As

34
Se

35
Br

36
Kr

37
Rb

38
Sr

39
Y

40
Zr

41
Nb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