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战|慢综艺大可不必那么“快”

pk战|慢综艺大可不必那么“快”】欲速则不达。
正值暑期,一批慢综艺相继开播。7月30日,《中餐厅》迎来第五季,接档《向往的生活》。同时,《完美的夏天第二季》《你好,生活第三季》等慢综艺也已相继开播。在今年暑期四十多档综艺节目的PK战中,慢综艺仍然占据一席之地。
pk战|慢综艺大可不必那么“快”
文章插图

整体内容围绕“一日三餐”的慢综艺,节目主题和架构看似“松散”,但在需求多变的市场里,总能找目标受众群,切中都市人渴望“诗酒田园”的心理。
然而,这股综艺界“清流”却逐渐朝着叙事内容“变快”、综艺感越来越强的方向变化着。
慢节奏,快流行
五年前,在音乐类综艺、竞技类综艺“霸占”市场的情况下,湖南卫视在综艺领域开辟新赛道——推出慢综艺《向往的生活》,节目中三位艺人嘉宾在安静惬意的村庄“蘑菇屋”里,与萌犬“小H”一起开启令人向往的生活。节目让嘉宾们享受“复得返自然”的自由感与轻松感,也让观众开始想象自己的诗和远方。
pk战|慢综艺大可不必那么“快”
文章插图

“异军突起”的《向往的生活》令人耳目一新,也让慢综艺迎来繁荣期。
随后,湖南卫视又相继推出《中餐厅》《亲爱的客栈》,东方卫视制作了《青春旅社》,浙江卫视“打造”了《漂亮的房子》,江苏卫视也“盖起”了《三个院子》。慢综艺的井喷式发展,也让2017年也被行业称为“中国慢综艺元年”。
pk战|慢综艺大可不必那么“快”
文章插图

此后,多个平台陆续打造了特色慢综艺:2018年暑期,腾讯视频“奏响”《幸福三重奏》,聚焦亲密关系实景观察;同期,芒果TV开启《妻子的浪漫旅行》,探寻幸福婚姻密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在2019年推出《你好生活》,主打新青年生活分享。北京卫视在不久前推出《五十公里桃花坞》,让多位嘉宾体验一把群居生活。
事实上,广义上的慢综艺早在2013年就与观众“见面”了。彼时的《爸爸去哪儿》就已有慢综艺的元素,《花儿与少年》《花样姐姐》等主打旅行体验的综艺里也有不少“慢”的内容。
严格来说,慢综艺其实并不能算作一种综艺类型,它是一种与“快综艺”相对而言的节目形态。
相比起快综艺的游戏对抗、任务挑战,慢综艺的生活体验、思想观察,不追求快节奏的情节设置和密集的笑点安排,让节目更多了份回味的空间。
慢综艺之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市场青睐,不仅是在制作层面实现了综艺节目模式的突破与创新,也让观众看到了艺人们离开聚光灯后的生活状态。
更重要的是,它契合了大多数都市人的心灵需求——既然没有时间好好享受“三餐四季”,那就在屏幕上“归园田居”,毕竟这的确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快节奏后急“刹车”
从第一季的创新,到第二季的新鲜感尚存,再到第三季以及第N季,不少慢综艺都陷入新作不如前者的漩涡中,呈上升趋势者寥寥无几,甚至有的慢综艺不乏“一季游”的情况。
pk战|慢综艺大可不必那么“快”
文章插图

当一种类型的综艺被开发到第N季时,观众对其新鲜感的衰减属于正常现象。缺少竞技感和节奏感,不设置游戏和任务,时间一久,“温吞”的慢综艺更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无论是“综N代”《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还是新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亦是如此。
面对此状,怎么办?
不少慢综艺尝试做些“表面”功夫。
为了改变而改变,增加快综艺元素,给出的任务设置让节目叙事节奏快了、张力强了、矛盾多了,但大大弱化了用田园生活治愈都市人的初心。
不久前收官的慢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邀请15位艺人共同来到距离城市中心50公里的“世外桃源”居住,通过21天的朝夕相处,记录他们的生活状态。为了增加看点,节目引入了社交观察、性格分析、社会学心理学试验等内容,如此操作,让嘉宾间的相处交流内容变了味儿。
pk战|慢综艺大可不必那么“快”
文章插图

《五十公里桃花坞》记录15位艺人21天的朝夕相处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的新内容不仅需要兼顾主题和内容,也需要注意“度”。
《亲爱的客栈》第二季依旧以“经营”为题材,但只因增加了竞争型的KPI考核制度,效果却与第一季截然不同——本该放松的经营客栈之旅,演变为另一种职场PK战,嘉宾们紧张的竞争表现与观众观看节目的动因“蛮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