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张煌言《贻赵廷臣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张煌言《贻赵廷臣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贻赵廷臣书①
(明)张煌言
大明遗臣某,谨拜书于清朝开府赵老先生台前 。昔宋臣谢枋得②有云:“大元制世,民物维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窃以叠山业经市隐卖卜,宜可以远害全身;而元参政魏天祐必欲招致之,乃叠山有死无陨 。招之不来,馈之不受,却聘书尚在,可考而知也 。卒触天祐之怒,执之北去,叠山遂不食而死 。盖未尝不叹古人守义之坚,殉节之笃也!
况某今日南冠而絷,视叠山所处,已自不同;而台下尚欲贷其余生,屡遣贵属,存注有加,劝之加餐 。嗟乎!此固台下褒忠录节之盛心,较之天祐,真不啻霄壤 。顾某自律,断不可因此而苟延旦夕也 。所以每思慷慨引决,而为馆伴者防间严切,不克自裁 。绝餐三日,迫于贵属劝勉,稍稍复食,他人闻之,宁不以某寡廉鲜耻,晚节可嗤哉?揣台下之意,不过欲生膏斧锧,始足为忠义者戒;然大丈夫冰视鼎镬,慷慨从容,原无二义,故郁郁居此耳 。
犹记去岁华函见及某之报书有宁为文山之语至今日敢有食言夫自古废兴亦屡矣废兴之际何代无忠臣义士何代无逋臣处士?义所当死,死贤于生;义所当生,生贤于死 。盖有舍生以取义者焉,未闻求生以害仁者也 。某之忧患已过乎文山,隐遁殆几于叠山矣 。而被执以来,视死如归,非好死而恶生也 。亦谓得从文山、叠山,异代同游,于事毕矣!
谓某散兵在先,归隐恐后,可以觊觎赊死 。殊不知散兵者,悯斯民之涂炭;归隐者,念先世之暴荒 。何期拥兵则岁月犹存;解甲则旦夕莫保!身为累囚,贻笑天下,是某之忠孝两亏,死难塞责者矣!临难苟免,非我本怀;偷存视息,更何所待!今羁留旅邸,以日为年,生不如死 。伏冀台下立赐处决,俾某乘风驭气,翱翔碧落,是诚台下大有造于某也 。幸甚!
(本文有删节)
【注】①张煌言(1620—1664),号苍水,浙江鄞县人 。1645年奉南明鲁王监国,起兵抗清 。与郑成功并肩作战,直至南明灭亡,郑成功病逝,才解散义师,退隐海岛,被捕不屈而死 。赵廷臣,清朝闽浙总督 。
②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以江西招谕使知信州,力拒元军 。宋亡,居闽中,卖卜为生 。元朝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之北行,至大都,不食而死,著有《叠山集》 。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叠山有死无陨 陨:陨落,屈服 。
B.视叠山所处,已自不同 视:看到,觉察 。
C.可以觊觎赊死 赊:遥远,远离 。
D.伏冀台下立赐处决 冀:希冀,希望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