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张煌言《贻赵廷臣书》阅读理解及答案( 二 )


A.始足为忠义者戒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B.义所当死,死贤于生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C.盖有舍生以取义者焉 不赂者以赂者丧
D.何期拥兵则岁月犹存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举宋臣谢枋得市隐卖卜而被元朝参政魏天祐逼迫出仕元朝为例,说明自己不降清朝正如谢枋得之坚贞不屈,而赵廷臣对自己的劝降亦似魏天祐之蛮横霸道 。
B.作者又举文天祥被拘而暂且不死为例,说明自己被拘而暂且不死也不是苟且偷生 。“散兵”和“归隐”都是有缘故的,而不是投降以求缓死 。
C.文章多次称呼赵廷臣为“老先生”“台下”等,充满了敬重,并称赞赵廷臣“褒忠录节”,是忠臣节士,还感激他对自己存注有加,派下属专职负责自己的饮食起居 。

D.此文写在明朝业已灭亡,南明政权又被消灭的时候,作者处境艰难,心情沉郁,被俘后更是抱定求死之#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心,故而行文语多直切,慷慨激昂 。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犹记去岁华函见及某之报书有宁为文山之语至今日敢有食言夫自古废兴亦屡矣废兴之际何代无忠臣义士何代无逋臣处士?
21.把上面两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分)

(2)盖未尝不叹古人守义之坚,殉节之笃也!(3分)

答案:
17.B(视:对比,比较 。)
18.D(何,都作副词,怎么 。A前一个“为”,成为;后一个“为”,被 。B前一个“于”,介词,比;后一个“于”,介词,向 。C前一个“以”,连词,来;后一个“以”,介词,因为 。)[]
19.C(称呼赵廷臣为“老先生”“台下”等,只是出于礼节,并无敬重;说赵廷臣“褒忠录节”,感激他对自己“存注有加”,并派下属专职负责自己的饮食起居等实为反语,指责赵廷臣对自己的囚禁和监视 。)
【译文】
大明朝遗臣(张煌言)我,恭敬地向清朝总督府赵老先生阁下拜送书信 。当年宋臣谢枋得说过:“大元开国,民物维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私下里认为叠山(谢枋得)已经隐居在集市里卖卜为生,应该可以远离祸害保全自身;但是元朝参政魏天祐一定想招降他,于是叠山只有求死而不会屈服 。招降他,他不来;馈赠他,他不接受;拒绝的聘书还在,可以考证而知道的 。最后触怒了魏天祐,抓住他向北去,叠山于是不吃食物而死 。(我)大概从来没有不赞叹古人守护道义的坚贞,殉难气节的诚恳啊!
何况我今天是被拘捕的囚徒,比较叠山所处的环境,自然已经很不同了;但阁下您尚且想借用我余下的生命,多次派遣您的下属,慰问关心很多,劝我进餐多吃 。啊!这本来是阁下您表扬忠义录用节臣的热心,比较魏天祐,真不下于天上和地下的差别 。只是我自定规则,断然不可以因为这而苟且延长一天的生命 。所以常常想慷慨自杀,但是被陪伴的人严密防范,不能够自杀 。(我)绝食了三天,又被您的下属劝阻逼迫,稍稍恢复了饮食,其他人听到这件事,难道不会认为我不知羞耻,晚年的气节值得嗤笑吗?(我)揣测阁下您的用意,不过是想用生命去滋润斧锧等刑具,才足够成为忠臣义士们的警戒;然而大丈夫像(看)冰一样看待滚烫的油锅,慷慨激昂,从容就义,原本就没有第二种想法,所以还能郁闷地居留在此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