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顾炎武《文章繁简》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 )
A.作者在开头段提出了全文的观点,并例举了《史记》《新唐书》等来证明 。
B. 作者认为言辞以达意为主,没有必要空泛地讨论语言的繁与简的问题,否则,好文章就不会出现了 。
C. 文章在第三段中以齐人妻与校人的话为例,将《孟子》与《新唐书》的写法作了对比,意在提倡写作时使用繁笔 。
D.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指出《新唐书》所谓的“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其实不是优点而恰恰是缺点 。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3分)
译文:
⑵此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 。(3分)
译文:
答案:
2.(3分)C(反:通“返”,回去)
3.(3分)B(①是列举现象;③是《史记》“繁”的妙处,是论据;④是对《新唐书》“简于文”的评价,是论据 。排除含①③#from 本文来自,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④的选项即得正确答案 。)
4.(3分)C(“提倡写作时使用繁笔”错误,对比的用意是引出“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的观点 。)
5.(1) (3分) 谁说子产很聪明?我已经把鱼煮熟吃了,可他还说:“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谓:说,认为 。既:已经 。)
(2) (3分) 这里必须把话重复才能把人的情态和事的细节完全地表现出来,这正是孟子文章的妙处所在 。(情:情态、感情 。此……:这是……,判断句式 。)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愈作《樊宗师墓铭》写道:“古人写文章必定自己遣词造句,后来水平低写文章不能自己创作的人就去剽窃盗用他人的 。后人总是向前人公开抄袭搬用,从汉朝到现在都是这样 。”这很准确地说中了现在文人的毛病 。至于宗师的文章,在劝诫制止当时人的过失时自己却也犯了过失 。写作文章必须作注写清一些必要的内容,这情况在秦汉以前还是做得很好的;至于现在的人写作文章却没有作注以致读者无法理解,这样的话是因求简而得繁,两方面都有失误 。孔子说:“言辞能够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言辞,注重的在于表达意思,不必评说它是繁还是简 。(如果)对言辞繁简的评说兴盛了,好文章也就消失了 。《史记》中纷繁详细的描写必定胜过《汉书》简陋单薄的叙述 。《新唐书》的简,不是史事上简,而是行文上简,这就是它出现弊病的原因 。
“时子通过陈子把(齐王说的话)转告诉孟子,陈子也就把时子的话告诉了孟子 。”(见《孟子?公孙丑下》)这里不需要重新写出齐王的话,可是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
“齐国一个人,在家里有一妻一妾 。她们的丈夫出门,必定是喝足了酒、吃饱了肉之后才回家 。他妻子问与他一道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富裕高贵的人 。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 ‘丈夫出门,总是酒足饭饱后回来;问和他一道吃喝的人,他说全都是富裕高贵的人,但不曾有显达的人来我们家,我打算悄悄地查看他到什么地方去 。’”“从前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派管理池塘的人把鱼养在池塘里 。管池塘的人却把鱼烹煮了,回来向子产汇报说:‘刚放它时,死气沉沉的,过了一会,就欢乐起来,悠然地游往水深处而消逝了 。’子产说:‘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 。’管池塘的人出来后,对人说:‘谁说子产很聪明?我已经把鱼煮熟吃了,可他还说:“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